回眸“十五”,湖北文化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06-04-20 10:47
来源:
编辑:yin
信息来源: 2006-04-20
过去的五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文化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较好的完成了“十五”文化事业发展计划,并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在基本建设领域,仍然延续“九五”时期的发展势头,全省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达16亿多元,各项文化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省直文化设施建设再创新高,亮点纷呈。
亮点之一,三大项目支撑省直文化设施建设投资的半壁江山。“十五”期间,省直有三个大项目先后被列入全省基本建设重点工程,这开省直文化设施建设的先河,在全省社会发展领域中也是罕见。一是总建筑面积17946平方米,坐席数为1353个,总投资为9100万元的新湖北剧院工程(2002年初竣工交付使用);二是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总投资2.3318亿元的湖北省博物馆扩建工程(2002年11月开工,预计2006年全部完工);三是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的湖北省艺术馆工程(2004年开工,预计2006年完工)。三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占同期省直文化设施建设总投资4.54亿元的51%。这表明,抓大项目,抓有影响的项目建设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它在全局中具有影响面大、推动性强的重要示范作用。
亮点之二,一批文化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陆续改变省直文化单位落后面貌。“十五”期间,先后有文华大厦(省文化厅办公楼,投资约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省艺术职业学院教学楼(投资533万元,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100万元);省话剧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6271平方米,总投资829.9万元);省京剧院九天剧场(800座,总投资1338万元,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省京剧院练功房工程(总投资120万元,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省博物馆——楚文化馆工程(建筑面积4711平方米);还有前面提到的新湖北剧院工程等。建成总建筑面积达65628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通过这些投入,省直约三分之一的单位旧貌换新颜,房屋设施焕然一新,省直文化单位整体实力得到较大的增强。
亮点之三,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工程列入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根据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提出的关于要把省图书馆新馆建成中西部地区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的指示精神,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工程已正式列入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其前期工作全面启动,计划新建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5万平方米.该项目成功列入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不仅使全省文化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鼓舞了全省文化工作者的志气,并将积极有效的推动全省各级文化设施建设,为充分展示我省文化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窗口。
二、以“八艺节”为契机,推动全省文化设施建设,卓有成效。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将在湖北举行,为迎接“八艺节 ”,全省各主、分会场齐动员,大力加强演出场馆的建设.根据《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场馆建设规划》,“八艺节”演出场馆总数为33个,其中,新建10个,改造维修23个(另外还有7个备选场馆),总坐席数5.8万个,总投资约26.97亿元。截至2005年底,已完工投入使用的有6个,完成一期改造任务的有3个,已开工建设的有8个,全省场馆实际累计完成投资12.65亿元,占计划总投资26.97亿元的46.9%。
三、地方文化设施建设有新进展。“十五”期间,全省各地加大投入,先后有黄冈市文化活动中心,宜都市、赤壁市、潜江市博物馆及十堰市图书馆改造工程、十堰市艺术剧院改造工程等项目的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宜昌市图书馆、黄梅县黄梅剧院,十堰、宜城、随州、黄石市博物馆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全省23个纳入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十五”计划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先后有秭归县、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等18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2845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其余5个项目也正在积极进行建设。“十五”期间,省财政还继续实施市、县级文化设施维修补助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补贴政策,先后下拨两个专项补助资金2000万元,一大批基层文化设施得到维修,300个乡镇文化设施受益。
总而言之,“十五”期间湖北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存在的问题,当前最突出的是头重脚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五年里,省直文化部门投资完成数为4.54亿元,占全省完成数6.17亿元的73.6%,也就是说“十五”期间完成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省直文化单位。这表明,一方面,长期欠债的省直文化单位的文化设施建设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既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省文化厅党组及省直文化单位齐心奋战,努力争取的结果,同时这些项目的建成也将在全省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来说,完成投资只占26.4%,反映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受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步履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怎样说,这种状况不利于全省文化事业均衡、持续、健康的发展;不利于构建全省各类文化设施齐备、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也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让全省人民充分享受文化消费的需要。值得庆幸的是,根据国家和省“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地市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鄂发[2006]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新列专项资金1600万元,省发改委每年安排建设资金400万元,用于农村乡镇文化站等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可以预见,再过五年,经过全省上下齐努力,我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湖北省文化厅 周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