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山东省文物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全省文物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2005年底,全省文物业共有机构183个,从业人员4671人。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4个、博物馆75个、文物商店9个、文物科研机构5个。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1329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8.4%,其中高级职称403人。全省共有文物藏品811316件,其中:一级品2917件,二级品8825件,三级品95612件。举办展览523个,参观人次889.4万人。其中:外宾29.9万人次,青少年参观人次147.8万人。取得门票收入16125.9万元。全省文物事业财政拨款9867.1万元,比上年增加106.9万元,增长0.1%。
在文物业中,山东省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94个,从业人员2067人,比上年减少1个(青州文物局)。其中:地市13个、从业人员154人;区县81个、从业人员2447人。文物藏品222397件/套,其中:一级品388件,二级品2781件,三级品9559件。举办展览61个,参观人次466.7万人次,门票收入14736.7万元。
山东省有博物馆75个,从业人员1723人,比上年增加3个,中高级职称691人。按隶属关系分:省级2个,142人;地市级25个,941人;区县级48个,640人。文物藏品562992件,其中:一级品2521件,二级品6026件,三级品86049件。举办展览462个,参观人次422.7万人。总收入9147.9万元,比上年增加655.8万元,增长7.7%;其中:财政拨款6681.2万元,比上年增加466.2万元,增长7.5%。总支出10188.2万元,比上年增加1480.9万元,增长17%,其中:人员支出4319.6万元,比上年增加755.9万元,增长21.2%。人员支出增长比例超过了收入的增长比例。
山东省有文物商店9个,从业人员224人。资产5543.9万元,本年收购文物6588件,金额1693.2万元。销售文物64760件,销售收入2593.53万元。
山东省有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机构5个,比上年增加1个。它们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济宁市文物考古研究室、聊城市文物研究所。从业人员80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54人。考古发掘项目39个,考古钻探面积306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1.2万平方米,发掘墓葬404个,2005年完成科研项目4个,获国家奖1个,出版专著1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4篇。配合南水北调考古工作,编制了考古工作方案及预算方案,组织了山东段的国家级审查工作,完成了济平干渠的发掘工作。完成了济菏高速公路工程的配合发掘、西气东输和中石油输气山东段工程的考古勘探及考古发掘、济青高速二通道考古发掘。
山东省注重文物保护维修,一些重大维修项目相续开工,2005年全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项目21个,项目总预算6297.4万元,2005年投入1751.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626.4万元,单位自筹124万元。在财政拨款中:中央财政补助32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70万元。维修面积38.9万平方米。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蓬莱水城小海清淤维修方案”及“蓬莱水城南、西城墙、迎仙桥维修方案” 获“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及规划方案”奖。组织了蓬莱水城清淤及水城城墙恢复、泰山碧霞祠维修、青岛天柱山石刻保护等的重大保护维修。开展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南广智院迁移保护工程的方案制备工作和泰山文化轴线规划、苍山金山汉墓保护、临沂白庄汉画像石墓遗址保护及复原、济南府学文庙大修、曲阜尼山夫子洞区域规划、蓬莱水城出土古船保护等部分重要文物项目规划论证。
(山东省文化厅 解秀海)
上一篇: 江苏省城市院线放映良性循环农村电影市场亟待扶持 |
下一篇: 全国“两馆”建设有喜有忧工程进度亟待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