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实施三峡库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推动库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三峡库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0月12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文化部在重庆召开了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文化建设工作会。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文化部计财司、办公厅、社图司的负责人,重庆市和湖北省文化厅(局)和移民局、三峡办负责人,三峡库区(市、州)、县(区)文化局、移民局(三峡办)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张宝欣主持。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高金榜、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表重要讲话。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到会致辞,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重庆市移民局副局长欧会书、重庆市文化局局长王洪华分别作了发言。
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高金榜指出,三峡枢纽工程、三峡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就。百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三峡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深入持久对口支援是做好三峡移民工作的重要措施。国务院对三峡地区的文化发展高度重视,2006年5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调整三峡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将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列入了调整范围。2007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以《关于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安置规划和工程概算调整方案的批复》(国三峡委发办字[2007]14号)批复了调整概算。按1993年5月的物价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需增加资金,并实际安排专项资金。高金榜副主任还对两省市移民机构如何做好库区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会上指出,三峡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以非凡的气魄提出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流域,进而带动全国经济建设和发展,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一项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强三峡库区文化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峡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维护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三峡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三峡工程实施以来,在重庆市和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三峡库区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库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库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为建设稳定和谐库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三峡库区的文化建设,这次国务院三峡办专门拨付1.8亿元,用于三峡库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涉及三峡库区的19个县区406个乡镇,补助支持受淹的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排练房、乡镇文化站的业务用房和新增建的村文化室建设,其中图书馆11个,文化馆11个,文工团11个,影剧院11个,文化站105个,文化室1272个。
和平要求,各级文化部门要抓住这个契机,主动与当地三峡办、移民局等部门加强沟通,互相支持配合,按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项目建设任务,确保用好专项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制定规划,落实建设任务,切实推进三峡库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是要坚持公益性质,完善服务条件,确保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四是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五是要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设施功能作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最后,周和平要求大家,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6·25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各项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好、管理运作好,更好地保障广大库区人民的文化权益,为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