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文化产业大有可为—2006年重庆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发布时间:2008-01-24 09:43 来源: 编辑:财务司
信息来源: 2008-01-24

2006年重庆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8.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9%,高于全市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2006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006年,重庆市实现生产总值34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457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其中,文化产业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推进了和谐重庆建设。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体情况。2006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8.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9%,超过当年GDP增长速度17.7个百分点;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见表1)。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5.4%,拉动全市GDP增长0.7个百分点。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层发展情况。从文化产业组成的三个层次看:2006年,核心层实现增加值48.06亿元,实际增长19.4%,增速较慢;外围层实现增加值26.39亿元,实际增长43.9%,增速居中;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4.12亿元,实际增长48.5%,增速最快。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54.3:29.8:15.9(见图1)。

表1:     2006年重庆市文化产业主要指标

层别

文化产业分类

增加值(亿元)

从业人员(万人)

合 计

88.57

28.89

核心层

核心层小计

48.06

13.20

一、新闻服务

0.14

0.026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27.67

9.25

三、广播电影电视服务

7.73

1.19

四、文化艺术服务

12.52

2.73

外围层

外围层小计

26.39

7.48

五、网络文化服务

0.56

0.20

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9.38

5.02

七、其它文化服务

6.45

2.26

相关层

相关层小计

14.12

8.21

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5.85

2.67

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8.27

5.54

 

 

 

 

 

 

 

 

 

 

 

 

 

 

 

 

 

 

 

 

 

 

(三)文化产业增加值分行业发展情况。在文化产业的9大行业类别中,实现增加值最多的行业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其增加值达到27.67亿元;其次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达到19.38亿元。实现增加值最少的行业是新闻服务,其增加值为0.14亿元,其次是网络文化服务,其增加值仅为0.56亿元。从分行业人均增加值看,人均增加值最高的行业是广播电影电视服务,达到6.50万元;其次是新闻服务,达到5.38万元。人均增加值最低的行业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仅为1.49万元,排在

图1:      

倒数第二位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为2.19万元(见图2)。

图2:

(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情况。2006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28.8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分层看,核心层共有从业人员13.20万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5.7%;外围层共有从业人员7.48万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5.9%;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8.21万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8.4%。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从业人员之比为45.7:25.9:28.4。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有近一半的人员集中在核心层。

分行业情况看,从业人员最多的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达到9.25万人,其次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达到5.54万人。从业人员最少的行业是新闻业,仅有0.026万人,其次是网络文化服务,有0.2万人。

(五)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全市民营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1.3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69.3%,比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高16.2个百分点。

(六)文化消费有所增长。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70元,比上年增长12.9%;在消费支出中,文化娱乐教育类支出为1449元,增长4.2%,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15.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在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90元,占人均消费性支出总额的8.6%。

二、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全国及相关省市的比较

(一)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看出,当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比全国略好。2006年全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是5123亿元,同比增长17.1%,重庆是88.57亿元,同比增长29.9%。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当年GDP增速6.4个百分点,重庆超过当年GDP增速17.7个百分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是3.4%,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是5.4%。

(二)与相关省市的比较。2006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91.0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郑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1%;宁波、南京、西安等城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在3%以上。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5%,低于这些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

三、重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市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产业结构仍需调整。2006年,全市文化产业中“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54:30:16,“外围层”和“相关层”所占的比重和总量明显偏低。这与2006年全国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之比42:18:40相比差别较大。从全国的文化产业结构看,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仍以核心层为主,这一点与重庆没有多大区别,但全国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很发达,其比重占到了整个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而重庆文化产业的相关层仅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6%。可见,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结构仍需调整,特别是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快重庆市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发展。同时通过相关层文化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

(二)重庆市文化产业人均增加值偏低且发展不平衡。2006年,全市文化产业人均增加值为3.07万元,尽管比上年增长了28.0%,但比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45万元。重庆市文化产业人均增加值行业发展水平也不平衡,最高行业人均增加值(广播电影电视服务)达到6.50万元,是最低行业人均增加值(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的四倍多。

(三)公有文化经济发展较慢。2006年,全市民营文化产业增加值61.38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9.3%,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市公有文化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仅为30.7%,比上年略有下降。全市公有文化经济发展缓慢(见图3)。

 图3:

                          (重庆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