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坚持“三贴近”原则,服务发展大局,开展惠民巡演,取得显著成绩。全省89个院团全年演出13836场,演出收入2922.8万元,观众达1174.3万人次。演出场次、收入、观众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0.5%、13.2%和30.2%,均创历史新高。
一是省直院团创作活跃,推出力作。2007年,省直院团创作、演出非常活跃,5家院团累计演出1500余场,演出收入达1300余万元。安徽省歌舞剧院创排大型安徽民间歌舞音画《皖风徽韵》反响强烈;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打磨黄梅戏《何处桃花红》、《徽商胡雪岩》日臻成熟;安徽省徽京剧院推出大型徽剧情景剧《徽班春秋》别开生面;安徽省话剧院创作儿童剧《山里的泥鳅》独具韵味;安徽省杂技团排演杂技节目《溜冰》、《顶碗》等再现辉煌。
二是重要活动表现活跃,广受好评。以省直院团为主体,组团赴俄罗斯参加“2007中国年·安徽周”文化交流,精心的打造一台台艺术盛宴,把交流活动推向高潮;在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中,省、市、县三级艺术团体推出14台新创大型戏剧歌舞作品、40个舞蹈作品,为艺术节增色出彩,为全省人民奉献艺术大餐;倾情参加“江淮情”大型慰问演出,赴阜阳、宿州、黄山等市,取得圆满成功;开展“党旗映江淮,百花颂和谐”千场文艺演出、“童心大舞台”儿童剧百场巡演、 “三下乡”等大型活动,把优秀艺术作品送到乡村、社区、城镇,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三是地方院团异常活跃,好戏连台。安徽省全年上演剧目434个,推出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艺术作品,为历年之最。地方剧团积极开展巡演,面向群众,十分活跃。宿州市泗州戏剧团推出泗州戏《秋月煌煌》,展示了安徽本土戏剧创作队伍的实力;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儿童剧《男子汉行动》常演常新;滁州市、安庆市、宿州市更新观念,创新模式,实行演出补贴制,促进艺术院团和文化市场共同繁荣;合肥、池州、阜阳、安庆、蚌埠、巢湖等市,石台、望江、宁国、南陵、潜山、祁门等县(市)专业艺术团体积极组织文艺晚会,广泛参与节庆活动,为繁荣群众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2007年,安徽省多个剧目和个人在全国竞赛中获奖:淮南市文化局推荐的少儿歌舞《嗨!我的梦》、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黄梅大鼓《六尺巷》、马鞍山市“江南之花”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等分别入选国家第十四届群星奖;省泗州戏剧院剧目《鼓乡情韵》一举荣获CCTV电视舞蹈大赛一等奖;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群舞《瞧,这帮鼓架子》获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表演银奖和“最佳人气奖”,独舞《俺姐的盖头》获“十佳演员”、“十佳编导”奖;群舞《期盼》获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文华创作优秀奖”。
安徽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存在不足:一是在全国叫得响、在市场推得开的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多;二是基层院团开展演出活动难度较大,有9个剧团开展活动不够正常,须进一步加强扶持和引导。
(安徽省文化厅计财处 刘双葆)上一篇: 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正式启动 |
下一篇: 山西省下达2008年度第一批“两区”农村文化建设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