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后期管理亟待研究
发布时间:2008-07-07 14:54 来源: 编辑:财务司
信息来源: 2008-07-07

——关于山西省乡镇文化站建设面临的形势与趋势分析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作为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政府联系农村、活跃农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纽带,乡镇文化站在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目前,在山西省文化厅的统一领导下,全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渐趋完善。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也使得人员聘用、经费保障等后期管理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乡镇文化站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亟待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一、各级规划渐趋明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十五”期末,全省1196个乡(镇)中,共有文化站机构1111个,公用房屋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2005年全年总收入660.6万元。基础设施老化、人员编制短缺、经费缺乏保障、活动内容单一成为困扰文化站活动开展的主要难题,很多文化站名存实亡,基层文化建设阵地丧失严重,进入“十一五”以来,这一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007年,《全国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正式出台,全省1098个乡镇被列入中央补助范围,补助资金达到1.72亿元。山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在《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在全省所有乡镇新建、改扩建综合文化站,配备基本设施”。随后出台“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两区”)农村文化发展政策,设立专项资金,重点补助“两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补助标准10万元/站,并要求市、县相应配套。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文化部门及早制定《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方案》,并积极争取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补助非贫困地区文化站建设,补助标准12万元/站,使省级建设资金总额达到1.35亿元。中央、省级规划的出台,3.07亿元中央及省级建设经费的确定,为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面临难得历史机遇。

    2006年底,首批省级“两区”文化建设资金下达,从而拉开了全省“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序幕。在省文化厅的积极部署下,全省基层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截止2008年6月底,全省已下达乡镇文化站补助计划443个,总补助资金4868万元,涉及77个县(区、市)。此外,各市、县、乡、村也按照规划积极开展先期建设,全省开工项目共计492个,建成项目278个,完工面积11.57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中央、省、市、县、乡、村6级共同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格局已经形成,全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扎实开展。

  二、完工设施面临空壳危机,后期管理模式探索迫在眉睫

据调查了解,全省已完工的乡镇文化站中,能够正常开展活动的寥寥无几,大多数文化站面临同样的问题:缺少内部配套器材、人员聘用缺乏国家政策支持、日常活动经费短缺、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后期管理体制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很多正在开展设施建设的县、乡(镇)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忧。文化器材如何配套、管理人员如何聘用、日常经费有哪级财政负担、文化站与县文化局的管理体制如何确定等都成为我们必须加以认真思考,有必须迅速做出回答的课题。文化站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在设施建设开展的同时,启动后期管理和运营的规划调研工作,制定更加详细和规范的文化站建设实施细则,研究文化站日常经费投入和人员聘用机制,做好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建立文化站建设的长效机制。与设施建设相比,人事聘用、经费保障等后期管理制度建设难度更大,这一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使已建成设施面临空壳危机,也影响到正在新建和即将开工的项目,从而拖延整个工程的推进。

三、现阶段山西省地方建设经验探析

全省各县(区、市)文化局作为具体负责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开展的基层单位,积极组织项目落实,注重结合当地具体实际、总结经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也摸索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1、乡镇文化站建设的“五个统一”。

广灵县文化局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实施“五个统一”,即:统一立项、统一办证、统一施工、统一设计、统一管理,文化站建成后委托县文化馆为法人监管单位,统一配备文化站辅导员,全县乡镇文化站建设有序、规范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乡镇文化站与乡镇所在村文化活动室共建共享。

左权、垣曲、新绛等县在乡镇文化站的日常管理中,注重与当地实际结合,将建成的文化站与乡镇所在的村文化活动室进行共建共享,委托当地村委会及文化户对文化站进行日常管理和运作,既解决了管理人员问题,又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社会效益达到了最大化。

乡镇文化站的后期管理建设是整个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设施建设相比,难度更高,作用更大、意义也更深远,直接决定着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的整体成败。以上这些地方经验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文化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直接相关,不一定适应全省的每个地区,但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目前,中央对乡镇文化站的后期管理建设尚没有出台权威的政策措施,但我们对这个趋势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后期管理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单一的模式不可能解决所有乡镇文化站的管理问题,我们应当对这些模式进行认真的解读,从中找到适合和接近各地文化发展水平的建设模式,作为一个课题加以认真研究。

 

(山西省文化厅   王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