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2009年度福建省各级财政对文化投入的简要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0-05-19 09:04 来源: 编辑:财务司
信息来源: 2010-05-19

  近年来,在福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强有力支撑下,全省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持续增长,2007年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20086.73亿元,2009年则超过了8.96亿元。人均文化投入也从“十五”期末的15.28元上升到了09年的24.69元。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福建省同全国一样,是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但从统计数据看,福建经济运行总体实现预期目的,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6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3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全省财政总支出140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全省经济形势的变化并未对2009年财政对文化投入的总量指标造成实际影响,投入规模继续保持着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对文化投入的总量达11.72亿元,比上年增加3.72亿元,同比增长45.59%,高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20个百分点;文化总支出占全省财政预算总支出的比重0.835个百分点,较上年上升了0.235个百分点。

分区域情况看,财政投入水平受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因素制约仍然明显。据统计,2009年,财政对文化事业费投入总量超1.3亿元的有省本级2.37亿元、厦门1.84亿元和泉州1.39亿元;投入总量超0.7亿元的有福州0.84亿元、龙岩0.72亿元;投入总量低于0.4亿元的有莆田0.22亿元和南平0.34亿元。总量增幅最高的设区市是龙岩203.49%,最低的是福州14.71%。其中:财政投入最多的是省本级,为2.37亿元;投入最少的是莆田市,仅为0.22亿元。按各地市人口比重测算:人均文化事业费超过15元的设区市分别为厦门73.17元、龙岩25.99元、泉州17.71元和三明16.27元;超过10元的有福州12.27元、南平11.73元和宁德11.19元;低于10元的有漳州9.47元、莆田7.67元。人均增幅最高的的设区市是龙岩202.21%,最低的是福州14.03%。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最高的厦门市73.17元,最低是莆田市,为7.67元,两者间的绝对相差65.5元,超过8倍多。这一现象表明,在当前财政运行体制下,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地区间差异比值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分行业情况看,公益性文化单位财政投入增幅明显,占全省文化投入的比重不断上升。2009年,仅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财政投入总量就达4.44亿,比上年增加了1.455亿,增长48.74%。其中,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财政投入141万元,较上年增加15万元,增长11.9%;群众艺术馆平均每馆财政投入273万元,较上年增加37万元,增长20%;文化馆平均每馆财政投入60.2万元,较上年增加13.7万元,增长29.46%;文化站平均每站财政投入8.4万元,较上年增加4.4万元;博物馆平均每馆财政投入174万元,较上年增加65万元,增长59.63%2009年,各级财政对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投入占全部文化投入总量的比重为38.95%,比上年提高了1.63个百分点。

分城乡情况看,随着“送戏送书工程”、“年百个乡镇文化站建设”等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的推进,全省农村文化投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城市文化投入水平比,还存在着总量少、比例低、年度间波动大的状况,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投入的长效机制。据统计,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投入总额达1.44亿元,比上年增加0.673亿元,增长87.89%,占全部文化投入的12.56%,这一比例较上年有所增加,增加了2.9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对城市文化的投入总额为10.62亿元,比上年增加2.98亿元,增长28.06%,占全部文化投入的92.67%;城市和农村的文化投入比为7.37108年为7.74107年为7.611),说明占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业人口仅享受了6分之1不到的城市文化投入,但与07年相比,这种不均衡差距有所减少。

综上,2009年福建省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无论是总量、所占比例和增长速度都有不俗的表现,公益性文化单位、农村以及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增强,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与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比,一些地区和领域还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短缺、错位的现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基数偏低、总量不足,区域间、城乡间文化投入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然突出,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