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关于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3-09-02 19:2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3-09-02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力量,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条件落后的状况,从2007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联合实施了《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最大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为全面总结《规划》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2012年,文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检查评估工作。在组织各地先行开展自查的基础上,组成7个检查组,分赴14个省(区、市)开展了实地检查评估。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抽查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使用、活动开展、保障措施以及存在问题和困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了解。现将检查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规划》实施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 

    《规划》启动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切实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为加强项目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建立实施了统计监测、信息通报、监督检查、舆论宣传等多项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规划整体进展情况,努力帮助各地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中央资金的带动下,各地纷纷加大投入,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根据各地自查情况,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24万个,占需中央资金补助规划项目总数的94.0%。其中,11个省(区、市)完成率在99%以上。这2.24万个项目的建设资金总计89.5亿元平均每站建设资金39.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6.7亿元,占41%;地方配套资金52.8亿元,占59%。地方配套资金是中央预算内资金的1.4倍,中央资金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竣工项目建筑总面积922.3万平方米,平均每站建筑面积410.9平方米。据了解,截2012年底,全部规划项目已基本建成。 

(二)《规划》实施带动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 

    为配合《规划》的顺利实施,文化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积极策划实施了一大批文化项目,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能力。 

    一是设立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为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空壳”问题,财政部自2008年起,连续5年安排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18.57亿元,为已建成且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购置电脑、服务器等共享工程设备和桌椅、书架、音响等基本业务设备,保障文化站业务活动正常开展 

    二是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经费保障机制为切实加强基层文化设施服务能力,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文化部会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工作意见》。根据规定,中央财政按照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5万元的标准,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按50%和80%的比例予以补助。2011和2012年,中央财政共下拨专项资金18.01亿元,乡镇综合文化站给予了补助。 

    三是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能力结合正在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充实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功能,提高其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其中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全国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4台计算机,并通过信息资源专网配送了大量的数字资源,有效改善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质量。正在实施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拟将全国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的计算机扩充至10台,使其成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新渠道,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健康、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 

    四是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根据2010年中宣部、中组部、中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的《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通知》中规定的“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至少应有1至2个编制,比较大的乡镇可适当增加编制”的要求,积极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另一方面加强乡镇文化站人才队伍培训2009年4月,文化部制定了全国文化站长轮训工作计划,计划通过分级培训,用5年时间将全国文化站长轮训一遍。2010年,文化部制定并发了《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 

    五是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法制化进程为促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健康发展,2009年9月8日,文化部以文化部令的形式颁布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性质、职能、任务做出了具体规定,并就规划、选址、建设、人员、经费、设施设备更新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纳入了科学化、法制化轨道。2012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标准更加强调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并重,有效地提升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六是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综合利用。2010年,体育总局和文化部联合发了《关于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 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综合效能,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 

    这些配套项目的实施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的必要完善和补充,有效保证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切实巩固了《规划》的实施成果。 

(三)《规划》实施改善了农村文化工作的整体面貌 

    一是设施况明显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34139个,平均每站面积由2006年的277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 516平方米,增幅达86.3%。文化活动用房面积由2006年的平均每站175平方米,增长到2011年的391平方米,增幅达123%。 

    二是人员力量得到加强。截至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有从业人员78148人,平均每站2.3人,比2006年增加0.4人。 

    三是经费保障逐渐加大。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财政拨款达到4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31.84亿元,增幅高达291.6%,年均增长28.6%。 

    四是服务水平大幅提高。2011年,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共组织文艺活动32.64万次,比2006年增长20.0%。举办训练班15万次,比2006年增长26.8%;培训人次1232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230%。 

    五是指导作用有效发挥。截至2011年底,全国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154799支,辖区内社区(村)文化活动室360649个。平均每站分别指导4.5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和10.6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 

(四)《规划》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为确保每个文化站建设项目都能顺利完成,各级发展改革和文化部门创新思路,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种种困难,丰富管理手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集中组织实施是进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通过区域内统一招标、统一设计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使文化站建设更加统一规范。二是文化、发改、财政等多部门协作是确保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三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四是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是落实规划的重要保证。五是强化管理是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为明确职责分工,各省纷纷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明确责任范围与目标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制约乡镇综合文化站持续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 

    “十一五”以来,我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乡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历史欠账多、条件差、底子薄,还难以完全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中拥有正式编制的人员较少。据统计,在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78148人中,在编人员38337人,仅占49.1%另一方面,乡镇综合文化站中专业人员缺乏。2011年底,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51人,具有中级职称人员7587人,分别从业人员总数的1.2%和9.7%。 

(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一是考核激励机制缺失,容易造成部分单位“活动开不开展一个样,活动开展好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二是免费开放资金管理办法缺失,容易造成资金监管三是文化站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设施设备存在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三)部分文化产品与基层群众需求不相适应。如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花大力气组织的歌曲、舞蹈类节目,难以调动农村留守人员的热情;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藏书多是些哲学、艺术等图书,且书籍更新频率低,农民看不懂、用不上,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大力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队伍建设。一是要充实人员。我部将积极协调人事部门,切实贯彻中宣部、中编办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二是要提高人员素质。计划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标准,继续加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三是要加强岗位管理。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 

(二)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站的管理。一是争取将乡镇综合文化站使用和管理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目标考核范围,纳入政绩考核评分依据。二是尽快制定《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尽快制定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免费开放资金的作用。四是建立服务项目公示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职能,促进文化站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五是积极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使乡镇综合文化站真正成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服务当地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 

(三)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一是改进服务方式,针对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习惯,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让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加入农村文化建设中二是积极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组织、辅导功能,既要将群众吸引到文化设施中开展活动,又要积极“走出去”,送文化下乡、入村,真正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为指导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