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水生》受邀文化之窗艺术节讲述聊斋故事
发布时间:2014-04-10 15:17 来源: 编辑:国际交流与合作局
信息来源: 2014-04-10

    受ISSY-LES-MOULINEAUX市第五届“文化之窗”艺术节邀请,三拓旗剧团的形体戏剧《水生》于4月4日在法国音乐学院多功能剧院上演。ISSY市副市长Alain LEVY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李少平出席观看了该剧,并与该剧主创人员进行了简短交流。

  《水生》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2012年,该剧参加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OFF单元,在与来自世界各地近千个剧团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戏剧节组委会、业界人士和戏剧爱好者的一致好评,被《普罗旺斯大区报》给予4星的最高分。青年戏剧导演率领的三拓旗剧团也因其独特的形体舞台剧形式获得西方戏剧界广泛关注。2013年,三拓旗剧团在阿维尼翁舞蹈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艺术节和伦敦艺术季的舞台上频频亮相。2014年,继ISSY-LES-MOULINEAUX“文化之窗”艺术节之后,该团还将于7月携新剧三赴阿维尼翁戏剧节,为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再添一笔。

 

《水生》演出剧照 

  《水生》之所以受到如此厚爱,得益于该剧用西方观众易于理解的形体语言成功讲述了一个以“阴阳”、“轮回”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故事。从音乐编排、舞蹈语汇到叙事方式,无一不蕴含着浓郁的中国风味。傩剧面具、绸扇、灯笼等中国元素的出现,并非意在哗众取宠,而是与故事内核紧密融合,恰如其分地凸显了戏剧的张力,巧妙地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表现出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戏剧语汇充满智慧的把控力。就现场效果来看,没有对话和台词、看不到脸部表情的表演方式对演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6名演员表演老到,功力深厚,表演亦正亦谑,游刃有余,将一个“鬼亦有情”的《聊斋》故事和“轮回往生”的中国哲理表现得张弛有度,为观众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

  次日,三拓旗剧团在ISSY市的多媒体中心举办了一场关于傩剧文化的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傩剧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导演和演员们还与观众进行了气氛热烈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