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中国风——肖谷、和平作品展”在柏林开幕
发布时间:2014-12-26 15:46 来源: 编辑:国际交流与合作局
信息来源: 2014-12-26

    12月12日,“中国风—肖谷、和平作品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成功开幕。该展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主办,展出了上海两位著名画家肖谷与和平创作的二十多幅艺术作品。

  开幕式上,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展览是文化中心今年举办的最后一个展览,“2014年德国中国上海文化节”的所有项目至此得以圆满完成。陈建阳主任代表中国文化中心向今年的合作伙伴-上海市文广局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鼎力合作表示衷心感谢。

 

迪克曼女士致辞 

  德国雕塑家贝贝尔·迪克曼女士在讲话中回忆了自己在上海外滩的一次展览上一眼就喜欢上了和平创作的艺术品,今天能再次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看到他的作品,她感到十分高兴。

 

和平先生与观众一同讨论绘画创作 

  

画家和平的作品

  

画家肖谷的作品

  上海油画雕塑学院副院长肖谷在开幕式上以PPT讲座形式向德国观众和同行介绍了自己独创的“两度半空间”理论。他解释自己在艺术创作时强调对“深度”进行主观控制,根据画面需要加以营造,充分重视中国毛笔笔触的效果,而不是按照西方绘画的传统方式来造型。如果以西方绘画传统造型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勉强结合来表现中国文人气息,那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效果。肖谷说,当然绘画的“文化气息”是要靠绘画技术来支撑的。另外他使用的绘画材料和常规用的油画材料也不一样,他在材料中添加了不同的矿物质媒介。材料本身的物质感,使得画面上产生了一种饱和的肌理视觉之美。他在多年的孜孜探寻中,成功地将材料媒介与文化气息融合,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期盼得到自然融合,在探索过程中慢慢就有了中国的文化特性。和平的作品是以当代人探索的方式,用中国毛笔在油画布上作画,来表达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风貌。他擅长用艺术符号诠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似书法,从繁复中寻求现代简约,是对现代人精神层面、生命状态的一种解读。

  长期以来,两位画家以表达中国文化气息和探索中国风格为课题,创作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具象和抽象作品,努力以当代文化人的视角来展现中国艺术精神,从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肖谷先生做绘画讲座

  开幕式结束后,肖谷院长提出的两度半空间理论引起德国艺术爱好者的极大兴趣,观众纷纷向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索要其讲座德文翻译稿打算仔细研读。还有不少观众驻足在画作前久久不肯离去。德国雕塑家贝贝尔·迪克曼女士与两位艺术家交谈甚欢,艺术之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

 

观众欣赏画作(摄影:闫健) 

  作为“2014年德国中国上海文化节”的收官之作,此展也为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的2014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