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联合馆,一对父子被深海载人潜水器吸引。
观众正在饶有兴趣地参观中国国家馆内泥塑烤鸭制作过程
万科馆
备受瞩目的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已于5月1日盛大开幕。本届世博会以“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为主题,共有145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和13个非政府组织参展,在为期半年的展期里预计将吸引2000万各国观众。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由中国国家馆、中国企业联合馆和万科馆三大展馆组成,占地面积总计约6700平方米,中国由此成为东道主之外总体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国家馆:
“天、地、人、和”的农业文明
中国国家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以4590平方米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亮相米兰世博会,这也是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建馆参展。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如同希望田野上的麦浪,亮丽清新,大气稳重。中国国家馆屋面从下而上有三层:主结构由胶合木(钢木)组成,主结构上盖着PVC防水层,并由遮阳竹板支撑,最上层是由竹条拼接的遮阳表皮。竹编材料覆盖屋顶,是为了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选择不同透光率的竹编面材,可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既满足照明需求,又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该馆用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先进的科技手段,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看法。
场馆内部由序厅和“天、地、人、和”四个主展区组成,全方位展示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丰富的饮食文化。其中,“天”展区,在象征春、夏、秋、冬的4个集音罩下,聆听春雨、夏蝉、秋收、冬风等四季独有的声音,并通过其他多媒体设备了解中国人顺应天时、尊重自然的哲学智慧。在“地”展区内,几万根发光麦秆组成的麦田,成为一大亮点,伴随《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乐曲声声,麦秆不断变换颜色,呈现出动态的田野画面,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 “人”展区内,设有哈尼梯田、全聚德烤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展项,展示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农业文明与饮食文化。“和”展区位于中国国家馆的二层,主题影片《团圆》就在这一展区放映。通过讲述一家三代人在除夕团聚的感人故事,影片向参观者进一步展示了“天地人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更好地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国国家馆与国内餐饮企业合作,在馆内开设了汇集各大菜系和小吃精华的中餐厅。
米兰世博会期间,中国国家馆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活动。国内共有17个省区市计划在世博会期间举办活动周(日)。中国地方戏剧、舞蹈等文艺表演将竞相登上世博会舞台,其中包括北京周期间将在世博演出大厅上演的大型舞剧《马可·波罗》这样的重头戏。各国观众还将有机会现场目睹风筝制作、皮影戏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中国企业联合馆:
展示中国制造的力量
中国企业联合馆以“中国种子”为主题,占地1200多平方米,通过“生命原点”“成长力量”“种子梦想”“生命之光”“重生之路”和“食之艺术”6个展区,演绎中国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解决方案。该馆汇集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光明食品集团等一批中国优秀企业,集中展示中国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企业产品,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抱团亮相海外世博会。
中国企业联合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种子萌芽瞬间的形态,内部模仿DNA螺旋结构。企业馆内汇集一批国内优秀企业的成果:高铁“和谐号”、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彩虹鱼”等。由中国南车研制的中国高铁代表车型亮相世博会,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关注。作为中国大型食品产业集团之一的光明食品集团展示了“农业物联网”和“光明智能厨房”。通过视频,精选光明米业的优质大米和光明都市菜园的有机蔬菜,展示光明食品集团 “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物联网概念。此外,展览还涉及中医文化众多优秀品牌,紧扣米兰世博会“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的主题,展示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回馈自然和改变生活方式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业绩。
万科馆:
反映普通居民的真实生活
万科馆坐落于世博园的安瑞娜湖畔,以“食堂”为主题、占地900平方米。万科馆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以独立建馆形式参展世博会,也是本届世博会第一个按进度完工的展馆。
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在揭幕仪式上说,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的传统山水画以及梯田这一农业符号,但真正令人惊喜的是它最后呈现的效果:一条闪耀的红色盘龙。从另一个角度看,万科馆的设计蕴含了农耕社会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寓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表示:“万科馆是桥梁与窗口,万科来到世博会吸收中国需要的工业时尚设计,推动中国从建造向创造进步,在中国的转型中寻找市场机会。”
万科馆内部,纵横交错的500根竹子与200块屏幕组成了“媒体森林”,不间断播放着中国60个城市的普通居民在社区食堂的真实生活片段,游客可以通过它们理解“以食物构建和谐社区关系”的理念,及其所体现出的东方哲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