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3日至24日,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双方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为主题,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青年七大领域进行了工作磋商。双方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各领域合作开展情况,倡议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文交流的积极与深入发展,磋商成果丰硕,共达成119项合作共识。
高层主持 提前预热
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本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刘延东在6月23日的开幕式上表示,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需要政治家和外交官的付出和努力,也需要最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中国期待与美方一道,为两国民众的相知相识搭建平台,为东西方文明的互学互鉴创造条件。
记者了解到,中美高层之间的互动早在磋商开幕前就已先行预热。6月21日上午,刘延东一行在休斯敦自然科学博物馆参观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四川三星堆和金沙博物馆文物展。该展由中美两国合作举办,共展出三星堆博物馆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古蜀文物精品127件(套)。刘延东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休斯敦自然科学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蝴蝶展、藏有大量恐龙化石和模型的古生物展、介绍美洲历史脉络的原住民文化展等。她感叹道:“中美文明间的对话已不再受到时空阻隔,观众可以在博物馆几步之遥的距离内看到美洲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对话。”临行前,刘延东向该馆赠送了一副题为《春风花正红》的彩墨画,寓意中美文化交流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红红火火、多彩多姿。
作为预热本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另一重要活动,6月22日晚,刘延东与美国国务院分管文教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伊文·瑞恩在华盛顿共同为“中美作曲家项目”揭幕,包括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主席朱楚贞、美国联邦众议员卡洛琳·马洛尼等在内的美国政要、文化机构负责人200余人出席。刘延东以2013年费城交响乐团来华巡演期间与中国民众互动的故事为例,把中美人文交流比喻成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在场美国友人的共鸣。
在随后进行的启动音乐会上,美国作曲家管弦乐团演奏了由中美两国当代知名作曲家叶小钢、李劭晟、罗伯特·彼瑟、米西·玛佐丽创作的4首曲目。其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李劭晟专为本场音乐会而作,宋词的瑰丽、中国作曲家的才气通过美国乐团的完美演绎,带给观众韵味无穷的视听享受。伊文·瑞恩激动地说:“今晚欣赏到了两国最优秀的作曲家的合作成果,这是开启此后两天磋商的最美好开端。”
磋商务实 成果丰硕
在6月23日进行的文化领域对口磋商会议上,中美两国文化界代表齐聚一堂,进行了坦率、务实的交流,并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孙建华表示,在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精神的指导下,中美两国文化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两国官方交流进一步增强,文化机构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表演艺术交流更加深入,思想交流继续进行。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马拉·特凯齐、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马丁·珀什勒、肯尼迪中心国际项目和舞蹈部副主席艾丽西亚·亚当斯、中西部艺术联盟主席大卫·法拉尔等美方代表也分别围绕各自领域介绍了所在机构过去一年来与中国开展文化交流的情况,探讨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渠道和方式。
本轮磋商期间,文化领域共达成21项成果。文化部外联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这些成果是中美文化交流合作愈发深入的可喜写照,体现为合作机构更加广泛、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合作内容更加丰富。据了解,2015年至2016年,两国政府、文化交流协会、演艺协会、博物馆、演出团体、艺术家等将开展一系列合作,涉及展览、演出、艺术节、非遗展示、摄影工作坊等多个领域。这其中还涌现出不少新的合作形式,如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团组将于2015年9月和10月分别参加第四届“芝加哥艺术博览会——中国主宾国”活动和首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等。
作为本轮磋商的重要成果之一,6月23日,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丁伟与美国史密森学会副秘书长理查德·库林在华盛顿签署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与美国史密森学会关于开展文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表示有意愿在开展文化类培训,促进策展、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开展文化展会、节庆活动等方面展开合作。签字仪式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中美代表像老朋友一样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史密森学会的美方代表还热情地带领中国代表团参观弗利尔·塞克勒艺术馆的中国藏品并一一讲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通晓程度令代表团成员赞叹不已。
机制给力 高潮迭起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自2010年启动以来,中美人文交流的进展速度远远超出预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均创历史之最。2014年,双方落实104项共识,彰显出人文交流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如今,人文交流已成为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识的“探路者”、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铺路者”和深化两国关系的“推动者”。
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为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在该机制下,一系列中美文化交流的重点和亮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经多年发展,“欢乐春节”品牌已逐步成为美国人民日益喜爱的大众节日。2015年,全美举办各类“欢乐春节”活动100余项,直接观众200余万人,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间接影响观众达1.2亿人。其间,在纽约举办的“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更通过林肯中心公共艺术展览与创意集市、帝国大厦灯光秀和新年焰火等项目,把中国当代鲜活、时尚的艺术和设计带到美国民众中间。
2014年7月,中国文化部与美国史密森学会联合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举办的史密森民俗节中国主题活动,更成为中国文化走进美国主流社会的一次有益尝试。来自中国15个省区市的108位民俗艺术家呈现了侗族大歌、太极等8种表演项目和剪纸、书法等16种手工艺展示项目,共举办演出155场、民俗文化讲座282场,100余万美国人参与此次活动,超过4000万民众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了解到活动的盛况。
美国来华交流演出因2015年“相约北京”艺术节美国主宾国活动达到历史高峰,包括里士满芭蕾舞团、杨百翰大学合唱团、佐治亚男童合唱团、华盛顿合唱团、威廉·玛丽交响乐团在内的多个艺术团体参加艺术节,让中国观众领略到美国表演艺术的多元化。
今年年内,多场赴美演出活动即将启程:7月8日至12日,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将参加“林肯中心艺术节”并于其后赴其他城市演出;9月,中国戏曲学院将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奉上张火丁主演的京剧《白蛇传》和《锁麟囊》……
随着交流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中美人文交流已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新格局,开辟了两国人民交往的新渠道,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以“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方式厚植民意基础,丰富中美关系内涵。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