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参观展览
一名台湾青年在参访期间现场展示书法
“朋友一生一起走……”伴随着欢声笑语,7月30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承办的“情系青春——两岸青年吴越行”活动在81位两岸艺术专业青年的歌声中落幕。
9天的行程里,两岸青年辗转杭州、温州、绍兴、嘉兴等地,游览名胜古迹,走访古镇,参观文化设施和文化创意园区,欣赏传统曲艺表演,全面感受吴越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此次活动,两岸青年相聚相识,成为朋友,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致力于共同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领略独特吴越文化
“情系青春——两岸青年吴越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两岸青年在杭州走访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区等,全方位感受吴越历史文化和现代创意;在温州参访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进行创业实战演练;在绍兴游览大禹陵、鲁迅故居、兰亭,开展书法体验活动;在嘉兴参观乌镇,欣赏江南水乡独特的建筑艺术。
“仿佛来到了国文课本里面!”台湾世新大学广电系学生郭彦佑面对西湖美景不禁感慨。郭彦佑读过很多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对断桥、雷峰塔的故事如数家珍,如今见到实物才得以理解那些不朽诗句的精妙之处。
台北市立大学运动艺术学系学生李政卫告诉记者,此前对大陆的了解都是通过教科书,此次吴越行让他有幸看到众多“活教材”。“我认为古人的成就是非常值得参考的。艺术创作需要不断创新,但是有时候也要回头看一下古人,就会发现我们还缺少很多,可以用古人的一些智慧去补齐。”李政卫说。
随着行程的逐步推进,台北市立大学视觉艺术学系学生黄语慈对大陆同伴的羡慕之情愈发强烈。她说,此次吴越行让台湾青年看到很多古迹,这对学习美术的年轻人来说有很大帮助,能激发灵感。“大陆青年太幸福了,能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长大,应该好好利用这一优势。”黄语慈说。
以视觉艺术表述传统
活动期间,两岸青年视觉艺术联展开幕。据介绍,这是“情系青春”活动首次举办联展,共展出浙江和台湾15所高校72名学子的98件佳作,涵盖国画、版画、油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两岸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成果。
此次展览由两岸青年共同征集、策划、布展,凝聚了两岸青年共同的心血,大家在交流互动中吸收、借鉴了彼此的创作心得。参与展览策划的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安之堃认为,参展作品既有对审美的追求,也有对青春的礼赞,还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述和再创造。“两岸青年能够在文化认同上达成共识,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安之堃说。
联展让台湾亚洲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系学生杨璇羽重拾自信。展览开幕当天,杨璇羽兴致勃勃地向观展嘉宾介绍自己的海报作品《拥抱》,她激动地对记者说:“一直以来,我对自己设计的作品没有信心。没想到《拥抱》能入选两岸青年视觉艺术联展,与众多优秀作品一起展出,并得到大家的肯定,我真的很开心!”
看到不少大陆雕塑专业的学生在现场讲解自己的作品,这让台湾艺术大学雕塑学系学生佘文瑛十分羡慕。由于运输原因,佘文瑛没能把自己的雕塑作品带到现场展示,不过,她提供了几张照片供大家观赏。为此,她建议两岸青年能开展袖珍雕塑交流,把作品微缩成鞋盒般大小的模型,方便运输和布展。
创意之光照亮梦想
把参观文化创意机构纳入行程是此次“情系青春”活动的又一亮点。7月24日,两岸青年来到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区,参观由水泥厂改造而成的凤凰·创意国际园区,并听取年轻艺术家介绍创业经验。不少台湾青年不满足于听取讲解,在活动结束后留下来与艺术家们进行深入交流。
在创意园区,一座超大规模的专业影视摄影棚令郭彦佑激动不已。“好的文创园区能激发艺术家不少灵感。园区配套设施完整,有宽敞的片场、工作室,这些对于想成为导演的我来说是梦寐以求的。”郭彦佑说。
7月26日,两岸青年来到温州,参访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该中心于今年正式成立,旨在为台湾青年提供在大陆创业就业信息、培训、辅导等服务。中心副主任台新民向两岸青年介绍了中心的服务项目与措施以及创业知识等。随后,大家自由组合,根据台新民介绍的STP法则,选择一个创业项目,模拟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各小组分别对艺术培训、传统餐饮、幼儿培训等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制定项目规划,并陈述本组的策划案。经过一番演练,大家对于创业所必备的要素有了直观体会。不少台湾青年还表示,如果将来有机会来大陆工作,一定要好好把握。
艺术也是两岸通用语言
经过9天的朝夕相处,两岸青年从素未谋面到相知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初次见面时大家还略显生疏,第二天就打成了一片;大家互相学习方言,分享彼此的趣事,研究凤梨与菠萝的区别;大陆青年热情地带台湾青年参观学校、品尝特色小吃,台湾青年给大陆青年介绍台湾的艺术发展、风土人情;两岸青年一起熬夜排练节目,一起为同学庆祝生日;大家约定,以后每年相聚一次,延续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
杭州师范大学电影学学生童普军与台湾亚洲大学数位媒体设计学学生周秉琮都是电影迷,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我们交换了一些关于大陆和台湾电影的差异,也找到了二者的一些共同点,比如电影该怎么讲故事。”童普军说。
浙江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王禹潼告诉记者,之前还担心与台湾青年之间可能会有较多差异,但是经过9天的相处,发现两岸青年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对于差异,也都能互相尊重和理解。
在杭州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王家仪看来,艺术是一门通用的语言,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但是对美有相同的感受,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学生曾贵麟则认为,两岸同胞源于同一个起点,尽管文化、生活习惯略有不同,但是对于艺术、理想的坚持是两岸青年共同的品质。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