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造·化:中国设计”展亮相芬兰
发布时间:2015-08-28 09:14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编辑:国际交流与合作局
信息来源: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2015-08-28
  8月14日,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文化处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和跨国合作,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共同主办,尖叫设计网站协办的“造·化:中国设计”展在芬兰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成功开幕。
  展览围绕中国主宾国活动“创造让传统走向未来”的主题,共邀请了40余位中国优秀设计师、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及品牌的62件(组)当代生活设计作品参展。现场按照“意、茶、材、艺、数、气”等六个主题,以实物、文献与图像对应展示的手法,多元、精炼且立体地反映当下中国艺术与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及工艺经典的继承、发展与应用,以及对未来创新品质生活的积极思考。其中,“意”着重介绍中国造物中体现的内涵、象征和寓意;“茶”情景式地展现中国当下的社交和养生习俗;“材”从竹材着手展现设计中材料应用的创新;“艺”通过器物展示传统文化中技艺与智慧的传承与发展;“数”推荐了设计产业中数字化和快速成型的前瞻性产品;“气”则体现了现代化与环境的共生所形成的氛围,传达了中国当代设计中出现的锲而不舍与喜性而为。
    值得一提的是,贯穿本次展览的“自然与人和谐相生”的思想,既是中国最珍贵的传统价值观遗存,又符合甚至超越当代“环保”理念、对全球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而这一点,与同样崇尚“生态、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北欧现代设计不谋而合。因此,本次中芬艺术设计领域一流团队间的对话与交锋,为改变包括北欧在内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器物设计只有巧夺天工的皇室遗珍和价廉量大的工业产品这一固有印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开幕当日,恰逢一年一度北欧地区最大的综合艺术节——“2015赫尔辛基艺术节”盛大举行,作为“2015赫尔辛基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中唯一的艺术设计项目深受瞩目。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馆长Jukka Savolainen,赫尔辛基艺术节制作人Riku Lievonen,“2014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原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校长Yrj·Sotamaa教授,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于芃,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陈永群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肖勇教授、王川教授,策展人莫娇和汤静等众多嘉宾到场出席,现场观众反响热烈,纷纷与策展人就作品交流互动、合影留念。专程赶来的欧洲设计大师Yrj· Kukkapuro先生、现芬兰驻新加坡大使(前芬兰驻华大使馆公使)Paula Parviainen女士以及前芬兰驻沪总领事Marja Joenusava女士对展览大加赞赏。Areena 电视台、Nova广播电台、Frame网站、凤凰卫视等10多家芬、中以及欧洲媒体也对活动进行了及时报道。国际权威设计杂志《Wallpaper》原资深记者、现任伦敦《现代设计评论》(《Modern Design Review》总编Laura Housley参观完展览后,在自己的推特网(Twitter)微博上表示“本次展览是她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好的中国当代设计展”。此外,芬兰最重要的报纸《Helsingin Sanomat》、一线设计杂志《Asun》和《Avotakka》都将发表专题文章,针对芬兰高端人群的《Oma Aika》杂志也将此展作为今年重要文化事件广为传播。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展览还将收获更多积极反馈。
  开幕致辞中,Savolainen在简要介绍了展览的背景和创意后,表达了对展品背后中国思想与文化的浓厚兴趣,肯定了展览将对改变芬兰观众认为“中国缺乏优秀现代设计”的固有印象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表示对今后的再次合作充满期待。Lievonen代表赫尔辛基艺术节组委会对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赞扬了包括本次展览在内的中国主宾国活动的精良内容与高水平制作,呼吁观众从中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元的中国。于芃代表中方主办单位对到访来宾以及为展览提供大力支持的两国机构与个人表达了谢意。他认为在艺术节体现“合作、传统、创新和多元”的原则下,本次展览展示了中国设计师的所看、所想、所学和所做,既是向中芬两国的友好关系致敬,更着眼于未来更多的深入交流。而作为中芬设计艺术交流的重要推动者,Yrj· Sotamaa则不仅详细介绍了两国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成果,更对本次展览大加赞赏,表示这是中国当代设计在芬兰的首次精彩亮相,将会成为加深中芬创意设计领域合作与发展的新起点。
    此外,展品提供得到了“上下”“想象力实验室—茶部”、“永久C”“北京紫微阳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看见造物”“极致盛放”“豹米”“优家家具”“品物设计”以及“大疆科技”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展览开幕一周已近5000观众参观,展览预计将于11月1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