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以“文学:翻译的可能性”为主题的翻译家与中青年作家座谈会在鲁迅文学院顺利举行。本次座谈会是文化部与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2015“中外文学翻译研修班”的重要活动之一。
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外联部主任张涛、文化部外联局翻译处处长蒋好书、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邱华栋等人出席座谈会,计文君、徐则臣、石一枫等7位中青年作家就“文学翻译的可能性”与翻译家进行交流与讨论。
会上,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研修班的目的,即通过作家与翻译家面对面的交流与接触,将真正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水平的小说、诗歌、戏剧等作品,为其找到最适合的翻译家,翻译出与原作文学气质相当的译作。”
关于翻译的可能性,吉狄马加谈到,翻译是作品的“再创造”。近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外译数量与过去相比大大增加,与“数量增加”并行的则是译作“质量”的提高。中国文学作品在被翻译的过程中,也经历着另一种语言的检验。吉狄马加希望,通过作家与翻译家共话“文学翻译”,在研修期间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打造良好的人才、资源对接机制。
来源:中青在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