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于2015年11月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方中央芭蕾舞团、承办方北京中芭演出有限公司和天桥剧场以及社会各界的友好关怀、支持下,以一场来自世界一流芭蕾舞团异彩流光的开幕GALA晚会拉开了帷幕。
2013年首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的举办,是中央芭蕾舞团酝酿已久的重大计划,其背后有着中央芭蕾舞团半个多世纪辛勤钻研业务,不断磨砺技术而获得的雄厚实力基础,又适逢中央芭蕾舞团的主剧场——历史文化底蕴深远的天桥剧场迎来建成60周年之机。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作为中直院团独立牵头策划、筹备和运营的事件,是一种积极创新的举措,响应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鼓励创新的政策,勇敢迎接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为芭蕾艺术面向全社会民众,搭建了一个宽广的舞台。
在首届演出季全面成功的基础上,第二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继续沿袭以往的气势;开幕GALA晚会上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德国巴伐利亚慕尼黑国家芭蕾舞团、美国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和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的精彩亮相,紧随其后中外8家参演院团的全力巨献,奠定了本界演出季的强大规模和阵容。
对于所邀请的参演院团,主、承办方也经过了仔细调研与斟酌,此演出季是中国自主创办的芭蕾盛事,是中国芭蕾力量在新时代崛起与厚积薄发的誓言。中央芭蕾舞团献上了4台戏,共6部保留和新创作品,即《仙女》、《阿美利亚的遗言》、《四季》、《黄河》、《蝙蝠》和《堂吉诃德》,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夜莺与玫瑰》,上海芭蕾舞团的《长恨歌》,广州芭蕾舞团的《三合一精品晚会》,共同展现了中国芭蕾事业不断取得的骄人成绩。
而国外4家院团,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南非乌雅尼舞蹈团充满原生态而撼动人心的《七》,加拿大蒙特利尔爵士芭蕾舞团激情四射的《红》、《夜城》和《宇宙》,德国国家青年芭蕾舞团的《约翰·诺伊梅尔等作品晚会》,由19至23岁的舞者表演的古典和现代作品,也以清新自然,充满活力的风格独树一帜。
特别令观众回味的是主、承办方经过艰辛努力邀请到俄罗斯明星芭蕾舞团,该团包括来自有着200多年悠久历史的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有着“芭蕾航母”之称的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和克里姆林宫国家芭蕾舞团的10名首席演员。他们演出的《帕基塔·精品晚会》,由著名指挥家,俄罗斯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菲力克斯·克罗波夫执棒《法老的女儿》、《天方夜谭》、《仙女们》、《斯巴达克斯》、《驯悍记》、《卡门》等经典剧目,在莫斯科国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管弦乐团的现场伴奏下,打造了一场精致的视听盛宴。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谢尔盖·菲林也给本届演出季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俄罗斯芭蕾学派豪华典雅而又明快生动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从外地专程赶来北京观看的观众。
若对第二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进行从总体到部分,从整体到局部的统筹规划,则不难看出主、承办方在专业视角和思路上的优势,当然,认真和严谨的态度也必不可少,这也不啻为场团独立举办类似大型演出项目树立了典范。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风格流派的芭蕾作品一齐呈现在天桥剧场的舞台上,为国际芭坛展开自由和开放的交流和对话搭建了宽广的平台,中外芭蕾艺术家之间也获得无尽的启迪和灵感。
光彩夺目的舞台背后,是第二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的具体实践和运行所牵涉到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从接机、食宿到演员练功和彩排,再到舞台地胶的防滑舒适等细节,国内外院团演员都非常满意,并表示愿意接受下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的邀请。而通过与多家国内外院团艺术总监和团长的沟通和交谈,了解他们面向社会拓展芭蕾艺术的传播普及渠道,还有他们在管理、运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方法和手段,也让本届演出季的主、承办方发现了很多值得去关注和思考的东西。
正如2013和2015两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的宗旨——交流·合作·共享·创新,第二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秉承中国芭蕾界长久坚持的理念,竭力为社会全体民众提供高雅艺术享受,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高端文化品牌。12台大戏、30场演出、15场大师面对面等公益活动,国内外共计19个知名院团参演,让此次在北京举办的芭蕾盛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伴随着2016年新年的钟声,第二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在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著名舞蹈家张剑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赛米昂·丘金主演的中芭30年的保留剧目,鲁道夫·纽里耶夫版的经典大戏《堂吉诃德》热烈欢快的氛围中圆满闭幕。中外芭坛蓬勃发展、携手并进的态势,给予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主、承办方信心和力量,为中国芭蕾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续写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新辉煌。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