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于2017年中德建交45周年之际,在对方国家举办系列文化活动。
日前,以“今日中国——合作·友谊·共赢”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中德50多家机构将合作举办80余项文化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全德,涉及德国11个联邦州30余个城市,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创意设计、文学出版、电影等多个领域。
80余项活动庆建交45周年
系列活动从2017年初就开始了,在德国各地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为全年活动拉开帷幕。两国文化艺术机构还将充分合作,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高水平文化活动。
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将与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院合作,举办中国明清肖像画展、“中国与埃及——两个文明的源流”大型文物展;广东美术馆将与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合作,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德国石荷州北方艺术中心将展出中国艺术家徐冰的装置艺术作品《凤凰》,并与深圳方面合作举办“并行世界——中国当代艺术展”。国家京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广东民族乐团以及王羽佳、宁峰等中国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将在威斯巴登五月艺术节、汉堡芭蕾舞节、莱茵高音乐节等德国知名艺术节以及柏林爱乐音乐厅、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等德国艺术舞台亮相。
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也将举办一系列高水平活动,如中国儿童戏剧周、话剧周、曲艺周以及柏林“中国杯”围棋赛等品牌活动。该中心还将组织中国艺术团参加柏林狂欢节,举办“德国设计与中国制造”展等亮点项目,从艺术的角度展现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对接。
有关方面还将通过举办中国建筑设计展、当代书籍与海报设计展、中国电影展映和国际纪录片节等项目,为两国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搭建平台;并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促进优秀作品翻译等方式,持续推动两国在思想领域的交流和对话。
引人注意的是,将于10月在柏林举办的中国明清肖像画展参展的藏品一共89件,以明清肖像画为主,共77件。此外,主办方根据画中的帝后肖像人物的服饰挑选了12套织绣类文物加以展示。“这是首次在欧洲举办的大规模的中国肖像画展,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明清肖像画艺术类别的面貌,可以使西方观众了解到在欧洲以外同样存在重要的肖像画创作传统。中西方的鲜明对比也会引人深思,非常有意义。”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说。
此外,德国波恩艺术文化基金会和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将在9月联合举办画展,在中国8个地方展出德国的优秀作品。据悉,该活动还得到了德国联邦政府的赞助支持。
文化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表示,作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文化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7年至2010年德国在中国举办的“德中同行”和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之际在德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取得巨大成功并产生广泛影响。2013年至2014年举办“中德语言年”活动,大大增加了两国人民的相互认知和了解。2015年,在德国8个城市的9个美术馆同步举办的“中国8”当代艺术展展出500多件中国当代艺术品,产生广泛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中德两国互设的文化中心积极活跃,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柯理介绍,该中心致力于在文化领域紧密与中方伙伴合作,如2016年在国家大剧院首度举办“柏林戏剧节在中国”,为中国观众带来《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等待戈多》3部佳作。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近年来也表现抢眼,如今年1月主办的“欢乐春节大型庆典”系列活动呈现出一场涵盖舞台表演、手工艺展示、中国风展览、焰火燃放、激光秀等多项内容的视听盛宴。
有评论表示,“今日中国——合作·友谊·共赢”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一方面展示了两国友好合作的传统,另一方面为两国未来的合作搭建新的广阔平台。此次活动覆盖面广、项目艺术水准高,尤其与德方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机构合作举办,这些机构专业的运作模式和丰富的运作经验确保了更好的活动效果。
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表示,文化与艺术将成为2017年中德关系的亮点领域。“德方也将在中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年活动将取得圆满成功,两国的文化合作水平将迈上新台阶。”郝志强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一篇: 让中国影视作品稳步走出去 |
下一篇: “光明丝绸之路上的相遇”——中哈联合音乐会在京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