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9月17日电 (记者 曹玲娟) 高山流水,源远流长,16位男舞者化作水滴,用水袖和身体细腻演绎涓涓细流汇聚成飞泻直下的瀑布,在舞台空间中塑造出一种灵动、端庄。昨晚的东方艺术中心,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的现代歌舞《高山流水》拉开了群星奖获奖作品京津沪渝直辖市巡演(上海站)的序幕。
该台晚会也是2014年浦东文化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并且籍此拉开了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的群文活动的序幕。
据介绍,这次区域巡演的11个作品来自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囊括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门类,艺术质量精湛、地域色彩浓郁,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以及不同基层群体对时代生活的多元阐释,让上海市民在家门口既能欣赏到上海说唱、又能领略首都的“北京印象”、地道的天津曲艺、极具特色的巴渝歌舞。
重庆带来的《跳蹬石工号子》是流传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蹬镇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最初是一种劳动号子,由于具有唱词通俗诙谐朗朗上口、音律畅快简洁易于流传的音乐特点,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变成为一种民间吼唱音乐形式。
天津的一对孪生姐妹卞波、卞涛演唱的《城里打工的姊妹花》,着力表现了一对从山里来的姐妹花作为“滨海新区”建设者的快乐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曲艺表演唱《天津人的乐》用带有天津特色的方言,说天津人的生活,直接反映老百姓的“民生”,展现了天津人的“乐于助人、朴实、热情和豪放”。
由北京基层文艺爱好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创作的舞蹈《都市白领》,展现了城市文明带来的另一面,表现出大都市中新一代年轻人“看上去很美”背后的故事——在百无聊赖、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都市女孩虽然承受着压抑和焦虑,但她们内心渴望自由、蓬勃向上。舞蹈引起了无数都市白领青年的共鸣。
作为东道主上海的《小笼师傅》,通过幽默、诙谐的小笼师傅教一批小徒弟做小笼的情景,用舞蹈演绎了非遗产品小笼的制作工艺过程;上海说唱《花与瓜》展示当代妇女依靠科技转型发展的创新开拓精神;女生小组唱《桃花女》是大团镇文化服务中心根据当地水蜜桃之乡的特色创作的文艺节目,抒发了勤劳、时尚的桃花姑娘对新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参演群舞《小笼师傅》的演员兼领队王一恒说,“参加巡演增进了我们不同省市群文工作者之间的感情,加强了交流,通过巡演,还让我们了解到其它省市的群文发展情况,通过比较、借鉴,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群文艺术水平。”
群星奖是文化部设立的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项。“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巡演共有三个层面,一是全国巡演,二是省市区域巡演,三是省市内部巡演。此次上海巡演为四直辖市区域巡演。而上海还将从10月26日开始在国际艺术节期间,展开上海群星奖获奖作品本地巡演。
上一篇: 发展中心举办文化馆文化专题片制作培训班 |
下一篇: 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到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