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2日,由文化部主办,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北京市东城区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以“馆员的力量:改革 发展 进步”为主题,围绕工作会议、学术会议、展览会三大板块展开,集中展示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图书馆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年会务实、节俭、高效,是一届充满了浓郁的书香气息的文化盛会。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局)长,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城市市长,国内外图书馆领域的管理者、专家学者、图书馆员、媒体记者及企业代表2000余人参会。蔡武部长出席年会开幕式并致辞,宣布年会开幕,杨志今副部长出席年会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著名学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图书馆面临的挑战》的演讲,引起了图书馆人的强烈共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本届年会是文化部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图书馆年会,与往届相比,今年年会三大板块主题鲜明,亮点纷呈。
一、展示古籍保护成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本届年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指示精神,全面展示近年来古籍保护工作成绩,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年会各个板块。一是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交流经验,杨志今副部长在会上做工作部署。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等四位代表,分别就古籍整理出版、古籍保护人才培养、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古籍保护体系建设等项工作进行经验介绍。会上,文化部对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扬,并向文化部命名的12家“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授牌。二是在展会板块设置“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展示体验区,展出包括近200个二维码的“册府大方”方形发光体,参观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相连接的珍贵典籍介绍和古籍保护知识。展会期间,还邀请央视知名主持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三是通过并正式向社会发布了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共同发起、31家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和全国中医行业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倡议的《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倡议书》。四是在学术板块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论坛分为名家论坛和专业论坛两部分,分别邀请王蒙等社会知名学者做主题演讲。五是举办“我与中华古籍”有奖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征文活动由光明日报社和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自2014年4月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海内外各界读者踊跃来稿,共收到1500余篇稿件。
二、互动体验活动丰富,突出文化惠民
本届年会突出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力求惠及公众,推出了多项吸引普通市民广泛参与的活动。一是举办“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图书交换大集——金秋换书会,读者携带图书到换书处换取书券,凭换书券进入换书区挑选图书。二是举办“书香北京城 悦读悦生活”摄影作品展,摄影教育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许喜占结合自己的摄影作品,向观众讲授摄影理论。三是举办系列亲子读书活动。由企业提供专业的亲子阅读指导,协助家长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是年会期间首都各大图书馆配合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首都图书馆举办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书画展,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向热心读者免费发放5折购书券、组织作家读者见面会、阅读课题、书香生日活动等。
三、突出馆员的力量,提升专业化水平
本届年会以“馆员的力量:改革 发展 进步”为主题,突出图书馆员奉献精神和创造活力,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年会开幕式上举办了“2014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颁奖活动,展示了8位“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宣传和展现了当代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与道德风范。年会吸引了图书馆行业的绝大多数代表参与,包括公共、高校、专业等不同图书馆,省、市、县等不同级别图书馆,党校图书馆、民族图书馆、盲文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图书馆;也吸引了来自国际图联,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图书馆协会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代表。著名学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在闭幕式上以《毛泽东的阅读史》为题做了报告。年会学术会议采取“主题论坛+学术分会场”的模式,共举办4场主题论坛和23场学术分会场活动,内容包括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少儿阅读等,紧扣年度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脉搏,体现出我国图书馆行业、乃至文化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办会
年会展览会汇聚全国图书馆前沿企业,展示图书馆事业创新成果。展区总面积为8301平方米,共有3个展馆,分为事业展区和企业展区。事业展区由文化共享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体验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体验区和国家古籍保护工作展示区组成;3号馆和5号馆为企业展区,共37家企业,53个展位,展商主要为数字信息高新企业,如北京超星、同方知网、神州共享等。本届年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和承办城市的主体作用,东城区与企业合作,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等方式,由文化企业参与展会的策划、招商工作。同时,吸引文化企业申办专题学术会议,增强了开放性和广泛性。推动年会实现“政府指导、协会(学会)主办、地方承办、行业参与、市场运作”。
五、注重宣传,扩大年会影响力
本届年会对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分别在6月、9月召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年会开幕前召开了媒体通气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年会引入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对开、闭幕式进行了全程直播,观看人次达80万。各大媒体对本届年会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文化报及各地方媒体、港澳媒体均在重要版面(栏目)刊发和播出了大量新闻。中国网络电视台还对年会嘉宾进行现场访谈直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4日,各相关媒体共发稿90篇,重要网站转载200多次。新闻媒体对年会的大量报道,提高了年会的影响力,共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图书馆事业的良好氛围。
六、务实节俭高效,注重环保
本届年会年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有关要求,力求务实、节俭、高效。年会开闭幕式、工作会议都严格控制时间和规模,不铺地毯,不安排剪彩,真正做到聚焦主题、提高效率。展览会也号召参展单位和企业注重节约和环保,展台设施的主材大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材质,展览服务手册等采取电子版为主、打印为辅的形式等,体现现代化的办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