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如何寻找“最美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4-12-09 15:10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09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人们对图书馆都有自己的向往。不久前,一位南京网友孙晨用半年时间跑了南京18所高校,拍下 20座图书馆。这组名为“南京最美的图书馆”的照片在微博上火了,网友们纷纷对号入座寻找自己大学的图书馆。不少网友说,这些照片呈现给了大家一个“书香南京”。这也引发了大家对“最美图书馆”的思考。

    近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这位当事人———南京的摄影爱好者孙晨。孙晨介绍说自己其实是一家铸造企业的普通管理干部,摄影就是个人爱好。因为有一次他和南京先锋书店的朋友交谈时,提出来拍拍南京的文化坐标系列的想法,图书馆也属于这个系列,就有了这些作品。他说,这组照片能火,其实也在预料之中。这事没人去做过,大家虽然都有点好奇心想去尝试,但想重复也有点难,地点跨度大,也太耗时间,所以去做的人几乎没有。当记者问及是否还会继续拍下去,他坦言其实自己主要想拍拍里边的人,可难度大,对于“最美图书馆”系列后续照片,暂时还没排进计划,需要看机缘。

    孙晨说:“我是这个城市(南京)的记录者,方方面面都拍了不少。这就是其中之一吧。”而当记者提到举办“最美图书馆”的评选活动,孙晨认为,如果平台大的话,应该可行,难的是评选标准。否则很容易成比外观,比拍摄水平的评选。

    其实对于“最美图书馆”这样的概念,很多人在很多场合都在提。有读者自评的,也有媒体盘点的。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美国文化网站Flavorwire曾评选出全球最美的25家公共图书馆,不同于书店、大学图书馆与私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性更强、公共性更高,一座设计优美、服务完善、运转高效的公共图书馆能够使更多人从中受益。当然,图书馆的重点不在“美貌”,在于为更多的读书人服务。但正如 Flavorwire编辑所说:“所有人都喜欢在一个美好的地方读书。”把我们的公共空间变得更美丽一些,让我们的生活更缓慢、更艺术一些,让我们有更多的地方读书、思考,享受精神生活所带来的宁静、满足和快乐,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

    国内如此大规模的评选活动也开展过。早在201311月,由广东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广东省十大最美图书馆建筑评选活动结果出炉。经过评委们的认真投票,最终从18个参选图书馆中评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图书馆、韶关学院图书馆、虎门图书馆、肇庆市图书馆、乳源县图书馆、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十个图书馆荣获本届“广东十大最美图书馆建筑”。据了解,这次评选活动旨在展现和宣传现代图书馆馆舍建筑的风采,推动广东图书馆事业发展。可以说,这次评选活动的标准和规范算是一开国内“最美图书馆”评选的先河。而今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的一个关于“最美图书馆”的评选则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规模。

    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于1010日至12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举行,为宣传和推广基层图书馆的最佳实践和成功案例,促进我国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今年首次面向全国县级(含县级)以下各类型图书馆开展“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评选和颁奖活动。

    今年 6月初,“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推荐工作正式启动,全国共有37家单位推荐产生了 37家“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候选单位。经过初评阶段,包括推荐单位互评和评委评选,共有15家候选单位获准参加网络投票。网络投票结束后,将召开终评会。终评会参考初评和网络投票情况,评出 58家候选单位为“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并在年会期间进行表彰。全国县级(含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包括少年儿童图书馆)、专业机构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医院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各类型基层图书馆,均可以参加评选。要求参选图书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固定的服务场所,能够通过各类资源和自身专业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的需求,保障相关社会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并在下列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本馆有较强凝聚力,馆员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在艰苦的时期或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工作效率,辛勤工作,甘于奉献,业绩突出;在服务读者以及服务科技、教育与文化发展等方面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专业高效,业绩突出;在推进社会教育、文献保护、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履行基层图书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受到所在地域或单位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在图书馆其他相关工作中有特别突出的感人事迹。

    当然,也有人认为“最美图书馆”无法统一标准,因为每个读者心目中的“最美图书馆”是不同的。只要是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都可以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最美图书馆”。因此,我们也呼吁读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图书馆,发现图书馆的美。诸如此类的评选活动不是目的,这只是起到提醒读者的一个作用,让我们去发现图书馆的美,从而营造更加浓厚的全民阅读的氛围。(来源:图书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