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2014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论坛:韦棣华女士与中美图书馆事业
发布时间:2014-12-10 16:19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10
 
  
  

   20141010日下午14:0017:30,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山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论坛——韦棣华与中美图书馆事业(Miss Mary Elizabeth Wood and Sino-American Librarianship)在北京建国国际会议中心紫金大厅B成功举行。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 

  长程焕文教授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汤更生女士负责筹备、组织和主持了这一论坛。 

  论坛议程分两部分:专题发言和韦棣华助学金颁奖仪式。在专题发言阶段,来自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六位特邀专家做了专题发言,包括:美国纽约里奇蒙德纪念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Kathleen Facer女士,西蒙斯大学图书馆Jason Arthur Wood先生、美国圣公会档案馆Lauren A. Kata女士,韦棣华女士的曾外侄孙女Suzanne W. Rowland女士与其丈夫Ellis Rowland先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慰慈老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斐章老师。 

  一、专题发言 

  专题发言由程焕文教授主持。论坛伊始,会场屏幕播放了题为《追寻韦棣华的足迹》纪录短片。20139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以及对外友协和出资机构宜时文化等单位的图书馆同仁、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专题纪念影片《韦棣华》正式启动筹拍。这是迄今为止,首部纪念韦棣华女士的专题记录片。编导、摄制、顾问团队从美国到中国,从中国到美国,追寻韦棣华女士一生的足迹,走过了数十地,走访了一百年前她曾经在中国和美国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寻找、发现、记录、再现、缅怀、纪念韦棣华女士。足迹遍及中国武汉昙华林、武汉大学、美国里奇蒙德图书馆、西蒙斯大学、哈佛燕京、芝加哥大学、圣公会档案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国会图书馆,韦棣华家乡等地。采访了包括彭斐章、陈传夫、方卿,桂质柏先生之子桂裕民及其表姐桂裕福、裘开明之子、文华中学校长、美国里奇蒙德图书馆馆员Kathleen Facer、韦棣华女士家乡墓地管理员Bon BurKel、西蒙斯大学林瑟菲、西蒙斯大学档案馆管理员Justin、 哈佛燕京韦棣华奖学金前主席吴文津、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馆长马泰来、在美亲属等在内的近百人。汤更生女士介绍了《韦棣华》纪念影片创作和摄制的目的、过程和重要历史意义。 

  美国纽约里奇蒙德纪念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Kathleen Facer女士因故未能亲自参加论坛,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王蕾女士代为宣读Facer女士题为“Mary Elizabeth Wood, Library Pioneer”(《图书馆先驱——韦棣华女士》)的发言论文,Facer女士的发言内容主要介绍了韦棣华女士的家庭成员,包括她的父母兄弟的生平简历,韦棣华女士的出生地——美国纽约巴达维亚社区的发展历史,以及该地区的图书馆发展历史与里奇蒙德纪念图书馆的建立过程,回忆了韦棣华女士1889年至1899年在里奇蒙德纪念图书馆的工作情况,介绍了韦棣华女士来华期间的图书馆活动和贡献。这为人们深入了解韦棣华女士的家庭与成长环境,及其早期在美国生活与图书馆工作经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西蒙斯大学图书馆Jason Arthur Wood 先生作了题为“Educating a Library Leader: Mary Elizabeth Wood at the Pratt Institute and Simmons College”(《培育图书馆领袖:韦棣华在普拉特学院及西蒙斯大学》)的发言。他向年会代表介绍了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情况,特别提到了1876年美国图书馆学会的成立和1887年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图书馆经济学院这两个重要事件,回顾了韦棣华女士来华之前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1889-1899年期间,韦棣华女士担任纽约巴达维亚里奇蒙德纪念图书馆馆长十年间所做的重要贡献。他以时间为轴,讲述了韦棣华女士来华后的重要活动和贡献,特别是她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图书馆发展,先后两次返美,于19061907年在纽约普拉特学院,19181919 年在波士顿西蒙斯大学学习图书馆学的经历。Wood 先生介绍了普拉特学院和西蒙斯大学图书馆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通过考察韦棣华曾学习过的一些课程以及考试情况,对比展现了两所学校对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韦棣华女士的专业能力,指出韦棣华早年爱阅读的习惯、以及在两所学校所接受的培训对她日后的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影响。 

  美国圣公会档案馆藏书管理馆员Lauren A. Kata女士作了题为“May God Guide Us at Every Step: Episcopal Missionary Mary Elizabeth Wood and Her Call to Library Service in China”(《愿上帝指引我们每一步:美国圣公会传教士韦棣华及其中国图书馆服务之感召》)的发言,肯定了韦棣华女士对图书馆学和中国图书馆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从美国圣公会基督教传教的背景下,介绍和肯定了韦棣华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介绍了美国圣公会在文华公书林、文华图专的创办和发展中,以及在韦棣华女士的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丰富了对韦棣华女士的研究,同时对文华图专独立的原因、过程、意义和影响做了深入的阐释。Kata女士认为韦棣华作为一名圣公会传教士,按照上帝的旨意,履行了其“洗礼的盟约”(baptismal covenant),为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一生服务于中国人民,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联系,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教育和文化的交流。Kata女士的发言内容档案资料丰富详实,使年会代表充分感受到美国圣公会强大的感召力、韦棣华女士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对中国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事业做出的巨大而特殊的贡献。 

  韦棣华女士的曾外侄孙女Suzanne Wallbank Rowland女士长期致力于搜集整理韦棣华女士的档案资料,她作了题为“Treasured Family Memories of Mary Elizabeth Wood (aka Cousin Lizzie)”(《韦棣华(丽琦表姐)之珍贵家庭记忆》)的感人演讲,介绍了韦棣华“Cousin Lizzie”(丽琦表姐)名字的来由,韦棣华女士家人的情况,回忆了自己小时候从外祖母那里听到的关于“丽琦表姐”的许多故事,向与会者展现了韦棣华女士热爱阅读、真诚待人,友善、充满勇气、力量,诚实、果决的伟大形象。Suzanne女士还提到韦棣华女士和弟弟韦德生牧师的深厚情谊,讲述了韦棣华女士的姨妈奥古斯塔女士对她的关心、指导、教育,对她从小热爱阅读习惯的影响,以及对韦棣华女士成为里奇蒙德纪念图书馆馆长,从事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事业与服务的重要作用。演讲中,Suzanne女士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照片,包括韦棣华青年时期珍贵肖像,韦棣华的母亲、外祖母、奥古斯塔姨妈,墨图根旧居、韦棣华手书信件,以及她送给自己外祖母的三件来自中国的礼物的照片。并通过引述信件的内容,让年会代表了解到一个更加真实的韦棣华女士的形象,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耄耋之年的Suzanne女士对其外曾祖母韦棣华女士的钦佩、敬仰和无比怀念之情。 

  韦棣华女士于1920年创办“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图书馆学专门教育机构,也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起步的20余年间,全国唯一持续办学的图书馆学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斐章老师亲自撰文《韦棣华与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深情回忆和高度评价了韦棣华女士在中国的图书馆活动,包括她创建文华公书林,赴美游说美国政府将归还中国的庚子赔款部分用于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教育的努力和贡献,尤其是韦棣华女士在创办和发展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为中国培养第一批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中的杰出贡献。彭斐章教授年届八旬,他和他的夫人均是文华图专的最后一届学生,对韦棣华、对文华图专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因身体健康原因,彭教授不适合长途劳顿,他的发言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如花教授代为宣读。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慰慈教授作了题为《韦棣华奖学金在中国》,为年会代表介绍了韦棣华基金会与韦棣华奖学金的设立与发展历史、奖学金计划在中国大陆的实施情况,以及韦棣华奖学金在中国大陆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促进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1930年韦棣华女士以捐款为基础成立韦棣华基金会。依据基金会的档案,19301952年,基金会收入全部用于资助文华图书馆学校。19531957年期间基金会停止资助,1958年至1985年,基金会历年收入转交纽约基督教亚洲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1986年设立了奖学金项目资助旅美的中国学生。1997年,韦棣华基金会在中国大陆设立“韦棣华奖学金”。 中图学会成立了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委会根据每年奖学金的额度制定评审方案。 1997-201417年间,近30所院校共推荐了690位本、硕、博学生,最终508人获得韦棣华奖学金,颁发奖金人民币97 万元。 

  二、韦棣华助学金颁奖仪式 

  “韦棣华与中美图书馆事业”主题论坛第二部分议题为韦棣华助学金颁奖仪式。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仲岩女士介绍了2014年韦棣华助学金评审程序、规则与过程,宣布了2014年度获奖名单。 

  韦棣华女士的曾外侄孙女Suzanne Wallbank Rowland女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吴慰慈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韦棣华助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陈力先生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四位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奖学金。Suzanne Wallbank Rowland女士与丈夫Ellis Rowland先生有感于韦棣华女士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与她的伟大的图书馆精神,以及中国图书馆界对韦棣华女士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感情,在论坛开始前一天,夫妇二人做出了四个重要决定:一,将韦棣华书信手稿、照片、民国时期非正式出版物等319件文献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二,委托中国国家图书馆将全部文献制作高仿复制品,赠送给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韦棣华女士的研究者程焕文教授,同时用于读者流通和服务;三,向韦棣华基金会捐款1000美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图书馆专业的学生;四,向韦棣华女士的研究者程焕文教授捐款500美金,表示对中国学者由衷的敬意。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韦棣华奖学金中国大陆评委会主任陈力先生上台接受捐赠,并向SuzanneEllis夫妇颁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证书》。程焕文教授现场将SuzanneEllis夫妇捐赠给他的500美金研究资助金转赠于韦棣华助学金,希望能够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图书馆学学生。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也是被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来华115周年。韦棣华女士自1899年来华后,为中国图书馆与图书馆教育发展服务32年,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先驱。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人民传播智慧、平等和服务精神的图书馆员,传承和弘扬韦棣华女士的图书馆精神,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设立了“韦棣华与中美图书馆事业”这一主题论坛,这是年会有史以来首次为纪念韦棣华女士而设立的主题论坛。在三个半小时里,通过纪录片、专家发言、颁奖仪式等内容,论坛讲述了一个外国人、一位女性,一位伟大的图书馆员在中国的故事和杰出贡献。韦棣华女士在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杰出贡献和历史地位,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珍贵记忆。她的图书馆精神是中国图书馆人应该世代传承和发扬的,是当代图书馆员重要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