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图书馆,当好“身边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5-03-30 10:45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03-30

  3月10日,全省17市图书馆馆长会聚菏泽,参加全省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共议图书馆发展和服务全省文化民生的大计。目前,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尼山书院在“六个一,五大板块”的硬件、软件建设和业务活动开展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图书馆+书院”已经成为我省公共图书馆系统新的服务形式和品牌,数字资源建设顺利实施,古籍保护稳步推进。今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将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好“身边的老师”,让更多群众享受文化红利。

推行理事会制度 

  对于全省公共图书馆来说,山东省图书馆是一个标杆。

  省图书馆馆长冯庆东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现代公共图书馆,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特点。“今年省图书馆将在借鉴省内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研,立足实际,周密运作,力争在省直文化系统率先成立山东省图书馆理事会,研究制定理事会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群众监督制度、失误追究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

  省图书馆理事会拟由有关政府部门领导、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业务领域的高层次专家等组成,将深入谋划省图书馆长远规划,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吸引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冯庆东说:“成立理事会的目的,是以此为契机,研究在现有设备设施条件下,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结构,提升服务效能的思路,引入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实现目标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步伐。”

  据介绍,3月13日,济南市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三馆”已经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首届“三馆”理事会设13名或15名理事,通过委派、推选、公开招募等方式产生。理事来自多个行业,均热心公益事业,对于推进“三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扩大公众参与,加强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尼山书院当载体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图书馆承担的重要使命。我省尝试依托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如今,“图书馆+书院”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并作为典型创新做法,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文化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今年,省文化厅正式推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继续深入推进尼山书院建设。

  冯庆东说,与以往一样,要充分发挥省图书馆龙头带动作用,督促全省17市的尼山书院建设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全省、运转规范、服务有效的“尼山书院”服务网络体系。“这其中,有大量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尼山书院硬件、软件建设,推进书院书目、书院教材等的编写与制订,举办‘尼山义塾’和‘孔子学堂’,继续办好‘国学公开课’和尼山书院会讲,提升‘国学讲堂’的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尼山书院社会化水平,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书院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

  济南市图书馆馆长郭秀海说,随着“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尼山书院系列活动的不断推出,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公众参与面越来越广,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累计达20余个系列,年举办活动110余次,受众达35万余人次,其中“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成为目前济南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民众读书活动平台。

  潍坊市图书馆馆长郑晓光表示,要高标准建成尼山书院和古籍保护中心,“包括建设好传承阵地,购置丰富的国学经典藏书和各类文化用品,设立国学经典阅读区和传统文化体验区。同时组建相关团队,广泛举办各类活动,深入开发公共图书馆自身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资源。”

  济宁市图书馆馆长马伟表示,今年底将实现济宁市图书馆充实完善“尼山书院”授课和活动内容, 县级图书馆建“尼山书院”,文化馆建设“国学体验基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乡村儒学讲堂”。“市级层面上,市图书馆利用新建成的‘尼山书院’,组织开展以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道德实践以及情趣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学主题教育活动。”

做好古籍修复 

  省图书馆古籍收藏具有其他市级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势。冯庆东说,省图将积极探讨开展古籍数字化技术和缩微复制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古籍的再生性保护,通过鉴宝、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做好对社会大众的古籍知识普及及宣传。“在全省启动古籍修复站建设,依托省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优势,借助其力量,逐步建设覆盖全省的古籍修复站点。”

  此外,在古籍普查方面,省图书馆还将加快全省普查进度,省馆力争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已编古籍普查,加快普查成果出版。“一方面配合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可移动文物普查,做好相关普查登记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省图书馆作为‘国家古籍修复传习所’的优势,加强古籍修复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修复人员培训,加强修复、传拓等技艺传承工作,继续举办‘文明的守望’系列展览如馆藏珍品展等,让古籍珍本更好地走近群众。”

  省图书馆还将加强文献典籍尤其是齐鲁典籍的开发整理和出版利用工作,进一步推动民国文献、革命历史文献的保护工作,今年将完成《山东革命历史文献书目提要》、《胶济铁路文献汇编》等出版项目。

  针对古籍整理和保护,潍坊市也推出新举措。郑晓光介绍说,重点工作包括,开展《潍坊市珍贵古籍名录》和“潍坊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和评选,514部古籍列入《潍坊市珍贵古籍名录》,10个单位列为“潍坊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次是编辑《潍坊市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图录集中体现了潍坊市古籍收藏精华。(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