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把文化赛事办成群文人才的孵化器
——记上海松江区“百姓明星”大赛
发布时间:2016-12-09 09:27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6-12-09

 

    鼓乐喧天,门庭若市。10月25日下午,上海松江区新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入口处,百名“百姓明星”入围者及“百姓明星”导师在众多粉丝们的簇拥下,踏着红毯缓缓步入剧场……“人文松江 梦圆舞台 志愿奉献”——2016年松江区“百姓明星”大赛总结展演活动就此火热开场。

    参与者呈年轻化趋势

    经过6年打磨的松江区“百姓明星”大赛,如今已是松江区乃至全上海的一个品牌群文活动,也是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之一。大赛自创办以来,每年通过设置10个门类的赛事,为百姓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并评选出百名“百姓明星”候选人(每个门类10名)和十名“百姓明星”(每个门类1名)。声乐、舞蹈、戏曲、朗诵、美术、书法、摄影等为每届固有的比赛项目。在此基础上,大赛还根据群众实际需求设立了一些新项目,比如去年设立了微电影、主持类等,今年则设立了文学创作、阅读、家庭烹饪3项。

    今年的大赛自3月启动以来,共计2.5万人次报名参赛,较去年增加了25%,吸引了逾10万人次参与其中。“今年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范围,都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松江区文化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今年的选手年龄跨度也很大,最大的88岁,最小的只有7岁。整体上看,选手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百姓明星”反哺更多百姓

    文化志愿者王蒨在2012年首届“百姓明星”评选活动中获得舞蹈类“百姓明星”殊荣,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她放弃了外企高薪,考入了中山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承担起组织各类文化培训班的职责。同时,王蒨还进一步做好舞蹈精品团队的建设。今年5月,王蒨组队参加上海市第七届老年艺术节精品节目展演,其创排的舞蹈《俏花旦》荣获金奖,6月指导的排舞《咫尺天涯》参加松江区、虹口区“中华优秀健身项目展示交流大会”,又获得了金奖。

    “来自百姓,服务百姓”是“百姓明星”大赛一直以来所秉承的理念。6年来,“百姓明星”的舞台上共评选出501位“百姓明星”候选人、50位“百姓明星”,而每年评选出来的“百姓明星”及候选人,均被纳入松江区文化志愿者和文艺辅导员队伍之中。目前,松江区共有文化志愿者近万人,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3600余名,其中来自“百姓明星”候选人的有500人、“百姓明星”参赛者2000余人;而200余名文艺辅导员中,来自“百姓明星”的有49人,“百姓明星”候选人82人。

    来自“百姓明星”的文化志愿者经常组织下基层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为农村、部队、工地、福利院、企业等进行义演。“我们来自群众,也应该回到群众中去,那里有我们永远的舞台,有我们乐于服务的老百姓。”这句话道出了不少“百姓明星”文化志愿者的心声。当天的展演剧场内,不停摇动着拍手器的张阿姨告诉记者,从这个舞台上走出去的“百姓明星”不时地会来到自己的社区,带来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大家都可喜欢了!这个舞台上诞生的明星越多,也就意味着我们社区的文化生活越丰富。”

    多方协作形成大文化格局

    “百姓明星”大赛除了充分发挥百姓明星的反哺作用,还坚持开门办文化的工作机制,成功牵手体制内各委办局,还吸引了不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初步形成了大文化办赛格局。

    比如,与松江区妇联合作组织“文化寻根”阅读类活动,共计发放“文化寻根护照”2万余份,百姓可凭“护照”免费寻游博物馆、程十发艺术馆、醉白池公园、方塔公园等全区23个文化旅游景点,近距离了解上海文化之根,感受艺术之美;在松江团区委、松江大学城管委会协助下,“青春的飞扬”街舞大赛也吸引了200名青年参与。此外,“百姓明星”大赛还寻找到松江家政协会、松江电信、星空剧场等多家企业伙伴,协助举办了多场“百姓明星”海选活动。“文企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赛事的人气,也拓展了开门办节的文化路径。”松江区文化局负责人表示,“仅地中海商业广场就协助我们举办了5场海选,吸引了近300名市民现场报名,观众更多达3万余人次。”

    如今,“百姓明星”评选活动不仅正在成为松江区挖掘和培育群文人才的孵化器,也成为区域内各社会力量融入公共文化建设的黏合剂。(黄艺芹  《中国文化报》记者 洪伟成)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