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机关党委
机关党委
杨志今:在部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2011-11-23 10:48 来源: 编辑:机关党委
信息来源: 2011-11-23
  全会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我体会,文化部门的同志应立足于这个主线,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和理解全会精神,指导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这次全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政府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准确把握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了对政府职能的清晰定位、对公民文化权益的尊重和对文化民生的主动担当。这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我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是应强调基础。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面向城乡基层,关系十三亿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没有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没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二是应强调制度。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保障文化权益、促进文化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公共政策,不断发展完善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制度安排,不断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评判,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确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福利的机会。三是应强调价值观。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文化品位进行提升,对知识和文明进行积累和传播,培养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撑。
  三、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全会精神,落实好、使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全会《决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特点规律、建设重点、具体路径等方面都做了全面具体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二是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机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五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机制,建设高素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六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手段和方式。七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和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八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