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东在国家京剧院调研时强调:改革创新 传承发展 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发扬光大京剧艺术
发布时间:2011-12-05 10:36
来源:
编辑:机关党委
信息来源: 2011-12-0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11月21日到国家京剧院看望京剧艺术家,观看剧目排练,听取剧院和艺术家对振兴京剧的意见建议。她强调,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努力使京剧这一国粹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不断发扬光大,切实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
会场
刘延东向京剧界新老艺术家表示敬意和问候。她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京剧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取得喜人的成绩。国家京剧院作为国家级重点文艺院团,与全国广大京剧艺术工作者一起,创排演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剧目,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京剧艺术家,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亲切问候老艺术家代表
刘延东强调,京剧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广大京剧艺术工作者要弘扬传统,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继往开来,以繁荣发展京剧艺术为己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艺术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把京剧传承、剧目排演、人才培养、传播普及、对外交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大力推进继承创新,努力创作具有国家水准、民族风格、中国气派、时代特色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艺术精品、传世之作。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德艺双馨的优秀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面向人民、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科学管理模式,不断增强京剧艺术传承传播的生命力。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对外交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大力推广普及京剧艺术,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下基层”等公益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她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继续热情关心、大力支持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为京剧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创造良好条件。
观看一团《智取威虎山》排练并合影
观看二团《强项令》排练并合影
观看三团《汉苏武》排练并合影
与全院演职员代表合影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以及文化部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1月,首任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50多年来,国家京剧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整理、改编、创作了600多部不同题材、体裁的优秀传统剧目、历史剧目、现代剧目,逐渐形成了善于继承、勇于革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以及阵容齐整、舞台清新、艺术严谨的艺术风格,多次在重大艺术评比活动中获得大奖,先后出访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京剧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剧院以“讲团结、树正气、排精品、推人才、抓管理、创效益”和加强正规化建设、科学化管理作为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京剧艺术的继承创新、京剧文化的传播弘扬中发挥“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实行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目标管理为重点的管理机制改革,狠抓剧目建设、人才建设、市场开发、民生工程四项重点工作。
在演出市场开发上,国家京剧院确立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拓展海外”的经营方略,努力打造以“传统·经典·高雅·时尚”为主题的新春演出季、以“新作·经典·名家·新秀”为主题的“五一”演出季、以“经典彰显国粹风采,流派营造百花争艳”为主题的金秋演出季,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此外,还举办了“红色经典中华行”“京剧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演出活动。2010年,剧院演出366场,演出总收入约1375万元(其中经营性演出296场,演出收入975万余元)。今年截至10月,剧院已经演出324场(其中经营性演出246场,演出收入达1390万元)。
李世济、杜近芳、刘长瑜、刘秀荣、李维康、杨春霞、耿其昌、高牧坤、李祖铭、于魁智等艺术家参加了座谈会。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作工作汇报,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刘长瑜、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国家京剧院二团青年演员郭霄在座谈会上发言。
(摄影:春来 转载自11月22日《中国文化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