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王连文:山塬绵绵,汾河潺潺。在日前文化部团委组织的“根在基层 中国梦”——文化中国·文化部文化青年走基层调研实践活动中,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10名文化青年组成公共文化服务调研团,深入山西娄烦县、乡、村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进行调研。
公共文化服务调研团全体团员分别走访调研了驻地马家庄乡苇院坪村文化广场、图书室,静游镇高君宇纪念馆、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娄烦县图书馆和县文化中心。“早在奔赴娄烦之前,全体团员就聚在一起认真讨论调研活动内容、行程设计和任务分工,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业务工作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公共文化服务调研团团长、国家图书馆团委委员易晓辉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如何,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有什么看法,对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哪些要求和期待……正是带着这些问题走基层,才保证了此次调研富有成效。
据苇院坪村村干部介绍,现在村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长期以来村里缺乏完善的文化设施,村民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在国家文化发展建设利好政策和各级文化部门帮助下,村里去年8月落成的文化广场派上了用场,这里已举办过几次大型文化演出,逢年过节还会举办文化庙会。团员们也了解到,农闲时节之外,村里很多文化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在苇院坪村图书室,数量还算可观的藏书被整齐地编目、分类,但近4年的借阅记录加起来还不满3页,来借书的以中老年人居多,而且更青睐故事类书籍。团员们认识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如何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
作为文化部对口帮扶娄烦的重要文化项目,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君宇故居纪念馆自上世纪90年代落成以来,已成为纪念和弘扬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革命者高君宇烈士崇高精神的重要基地。团员们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的同时发现,尽管纪念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展陈内容丰富翔实,但因为地处偏远的山区一隅,平时观众数量并不多。如何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强纪念馆管理和公众服务值得研究。位于娄烦县东区的君宇图书馆尚没有自己的编目系统,编目数据主要是下载国家图书馆和山西省图书馆的书目数据,这让团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图书馆联合编目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来自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部的团员向该馆负责人介绍了最新的移动阅读模式,并展示了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数字资源部的团员向君宇图书馆捐赠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网络书香”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视频资源;参考咨询部和古籍馆团员提出了古籍保护的建议;外文采编部和中文采编部团员介绍了如何进行中外文图书采编。
团员们还到马家庄乡寄宿小学支教,为孩子们送去了他们喜欢的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与苇院坪村93岁高龄的老红军以及留守儿童进行了梦想对话访谈;与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座谈交流;到田间地头参加农业劳动。大家表示,此次调研实践活动短暂却充实、辛苦却快乐,“体验到了民情民生,深刻认识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晒黑了面庞却接了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