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机关党委
机关党委
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袁雪《每日课堂》授课随感
发布时间:2014-05-06 16:36 来源: 编辑:机关党委
信息来源: 2014-05-06

  2013年,为进一步拓宽读者服务途径,完善读者培训内容,国家图书馆推出了精品栏目《每日课堂》。每天下午3点,来自各个基础业务部门的员工会轮流在总馆北区OPAC大厅进行30分钟的授课,创新的服务形式和实用的讲授内容在读者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2014年2月18日,我有幸作为外文采编部的第一位主讲人为广大读者带来了题为《按图索骥——帮你读懂文献索取号》的课程。在此,希望能就备课和讲课阶段的一些感想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犹记得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对即将面对的挑战充满了自信。因为,虽然自己来图书馆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作为一名编目员,索取号是我每天都要接触的内容,于是,抱着熟能生巧的心理,我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但是,在制做PPT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小的索取号竟然蕴藏了大大的学问:不同文献类型、不同时期、不同图书馆的索取号千差万别,令人眼花缭乱。而我平常接触最多的只有西文图书和缩微平片,庞大的信息量使我无从下手,工作顿时进入了瓶颈阶段。部门罗主任在得知我遇到的困难后,推荐我学习了我馆主编的《图书馆馆藏组织与管理研究》一书,又启发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论文,使我对索取号有了更为系统与宏观的认识。与此同时,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放弃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选取重点内容进行介绍,很快就把握住了授课内容的整体脉络。

  内容准备就绪后便进入了试讲阶段,此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作为一名编目人员,我平日主要负责后台工作,几乎没有机会与读者接触交流,因此很难真正了解并把握读者的心理和需求。因此在组内试讲时,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和平铺直叙的语言风格就成了我最大的问题。针对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询问了许多亲友,调查了他们作为普通读者对索取号的认知程度和辨识盲点,并结合自身经历不断反思,最终改变了讲课策略,将“如何利用索取号查阅到所需文献”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一切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用浅显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一堂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课程。讲课当天,看着台下读者们频频的点头认可与不时的会心微笑,我就知道我的一切努力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日课堂》不仅让读者增长了图书馆应用方面的知识,也使我自身的业务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今后,希望《每日课堂》持续更新、不断进步,帮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爱上图书馆,让国家图书馆在公共文化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