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梦”。总书记对“复兴之路”展览和国家博物馆建设给与了充分肯定。随后吕馆长多次带领我们认真地学习讲话精神,并带头撰写文章《中国梦?我的梦》,在中宣部《党建》杂志上发表,在“中国梦·国博梦·我的梦”讲演活动上吕馆长又以演讲的形式发表讲话。通过学习使我对“中国梦”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自己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这个梦想,体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这个梦想,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国家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我为能在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释“中国梦”的地方工作而感到无比自豪。身为国博人,我同样拥有我的“国博梦”。作为藏品保管二部摄影室的工作人员,《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是我最熟悉的展览之一。展览中每一件文物,我都曾亲手触摸过,拍摄过。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精神的见证,更是“中国梦”的见证。当年拍摄的过程历历在目,为期一年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备展工作就是我的心灵净化的过程。看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苦难,我气愤过;看到无数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慷慨赴死,我感动过;看到在那百废待兴的时代,在党的领导下,白手起家,通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我们成为了最大最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我激动过。面对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我发誓要做一名爱馆敬业,无愧于本职工作的合格文博人。这些年我也一直以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着。
“人才立馆、藏品立馆、学术立馆、服务立馆”是我们的办馆方针,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指导,更是我们实现“国博梦”的方法。将藏品保管二部摄影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世界级专业文物摄影室是我的最大理想,也是我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个梦想,就要深入学习藏品相关知识,在摄影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专业学术研究。
近年来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硬件资源”已达到国际领先,但我们的“软件”是否也能达到一流呢?中国梦充满艰辛,有期盼也有实干。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是井底之蛙,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掌握。随着博物馆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藏品保管二部文物摄影已全部转变为大画幅数字摄影,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吸收借鉴传统胶片拍摄方法与技巧的同时,根据专业数字相机的优势加以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具有国家博物馆文物摄影特色的技术规范。就是实现我的“中国梦”的手段。
“中国梦”是国家梦、是民族梦、更是我们大家的梦。梁启超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身边。它是我们每个人幸福的现在和美好的未来,是我们每个人奋斗的目标和拼搏的动力。摄影室是博物馆中一个小小的组成细胞,也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中国梦已然在路上,且不会有终点,要想实现梦想唯有努力奋斗,不断地创造与享受我们的梦。在平凡的摄影室中用勤奋的工作和精通的业务托起中国梦,将圆梦的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转化成一张张优秀的文物影像,最终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实干兴邦的正能量,为国家博物馆,为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二部 董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