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难忘在白洋淀工作的岁月(续)
发布时间:2008-04-02 10:21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08-04-02

    战备转移
    1948年麦收后,傅作义的部队由北平沿平汉铁路袭击,企图打通北平——保定——石家庄这一段铁路线。根据上级指示,隆昌商店紧急向白洋淀转移。隆昌船队的大小船只,装货的装货,运人的运人,大部分同志转移到淀内壕沟的隐蔽处。领导安排老孙、老高和我乘一条小船到白庄、南冯、北冯,组织车、船,将那里的30多万斤存粮运到淀内村庄,以防敌军抢粮和还乡团破坏。
领导说:船队的小船在南岸等你们,过河小桥埋了地雷,你们绕道过河。出大门我见河沟里有只小船没人,便说,我跳上船把你们接过去,省得绕。我把枪和包交给老高,就往船上跳,但没站稳滑倒了,左臂脱臼,我忍痛把等我们的船喊了过来,船工划船到东堤,请一位老太太捏,但没捏复位,我坚持完成了任务。回到白洋淀和同志们汇合的第二天,敌骑兵突袭到了同口,但没敢停留就撤了回去。同志们见我胳膊肿得厉害很焦急,经多方打听,找到当地一位名医治疗,复了位。
   

    旁听孔厥袁静采访
    1948年,孔厥和袁静为创作《新英雄儿女传》前来白洋淀,隆昌领导接待了他们。秘书室同志告知说,作家孔厥和袁静想找老同志了解些战斗故事,搜集素材,准备写本书。县委推荐他们和隆昌几位同志谈谈。你们准备一下,安排时间谈。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好奇,便和熟悉的张、熊、陈、孙等说,你们谈时我想听听。由于谈的时间地点不固定,只听了五个人的一次谈话。张印青(原雁翎队第一任队长)介绍了家乡人民世世代代男人打鱼、收苇、打猎,女人织席的水乡生活特点,“七七事变”后在日寇白色恐怖笼罩下,人民的复仇火焰熊熊燃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武装组织,武器多是猎枪、“大台杆”等,1940年县委书记候卓夫命名“雁翎队”。
    熊焕章(原锄奸团团长)和孔、袁谈了几次。我旁听的那次,老熊主要谈了锄奸团骨干熊管、杜朋、曹连升的性格特点,谈了1940年3月潜入新安城内除掉大地主、维持会长、大汉奸熊菀东的情况。老熊说,干掉大汉奸的不利条件很多,要越城,要进驻有日伪军把守的熊家大院。有利条件也不少,熊、杜、曹都是当地人,环境熟,杜朋会武功,爬城越墙功夫好,经多次研究,方案才定下来,行动很顺利,用菜刀砍下了大汉奸的头,同时把汉奸女儿、女婿都带出了城。陈老兰(30年代初期的老党员)介绍了在白区隐蔽斗争的一些情况,讲了除掉汉奸恶霸的两次战斗。孙必信(30年代初期的老党员)介绍了白区隐蔽斗争的一些情况,讲了抗日战争期间掩护干部传递情报的事例。潘贺桥(八路军战士)讲了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参加大小战役,四次负伤,身上有16处伤疤。


    围攻保定时支援前线
    1948年初秋,冀中区党委又调走了隆昌商店的经理和一批中层干部,准备进平、津、保工作,留下的多是老、青、弱人员,工作更加紧张。
秋粮刚完成入库,支前工作就着手准备了。首先人员重新组合,根据安排,我将业务会计工作交给齐宝印,和曹梦林到同口,负责南线调来的粮油、副食的接收工作,为攻打保定做支前准备。
    10月的一天,石科长带部队的同志到同口,听取我汇报后说,次日冯村、郝白庄等地加工的米面开始送,运到后,你们根据部队同志的要求,用咱们车队的胶轮大车向前沿运,这样好指挥,时间有保证。那些天,我和老曹骑车往返同口和孙村一带,安排物资调存,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工作很顺利,基本按着部队同志的要求将物资运到指定位置。战斗打响后,支前的担架队、民兵很多,个个精神振奋,秩序井然,我很受鼓舞。
    一天部队同志找到我们,让把十多口棺材运到前沿,我对老曹说,你带民工大车回去,我和部队的同志用咱们的胶轮车运棺材。听枪声判断,距前沿很近了。棺材卸在一洼处,我看到不远处正进行战前动员,战士们高呼: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保卫胜利果实。忽见一战士跑向棺材,当即用嘴咬破手指说:我牺牲了装在这口棺材里,说着,用流血的手指在棺材上写了“安平县李××”,随即快步追赶部队去了。我深为感动,眼泪夺眶而出,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比我大不了几岁的战士,奔向战场与敌人拼杀去了。第二天,1948年11月12日,古城保定解放了。那位李姓战士是死是活,我不得而知,每每想起他,对我都是激励、教育、鞭策。


    为天津战役调运粮油副食
    保定解放不久,支援天津战役的支前工作开始准备。隆昌商店为完成支前任务,组成三个小组,分头工作,要求各项工作必须在白洋淀封冻前完成,人员分工明确,王洪志和我机动。
    一天,发现有人开小差,领导担心暴露粮食调运计划,遭敌人破坏,指示我和老王安排新的接收点。我们分析了情况,认为变动接粮地点必要性不大,让我速回总店汇报,领导同意了不变的意见,我又返回通知了分店。我和老王回到总店,石科长见我俩说:情况紧急,你们尽快组织运输力量,这时,几万斤大米已装好麻袋,负责人异口同声:一声令下,就可发运。村干部表示:你们放心,用冰床子运到莫阝州,保证两天完成。我们又到莫阝州安排了大车手推车运到新镇事宜后,回到总店作了汇报。通知启运后,我和老王便到莫阝州,安排接收与车辆转运事项。我们工作重点放在了莫阝州车运新镇这一路段,骑车来回跑了两天多,将20万斤大米运到了指定地点。办完手续时,部队后勤同志说:“我们首长让我转达谢意。”我们说,群众支援前线的积极性实在感人,应感谢人民。
    完成任务回到总店后,领导说,调粮完成得很好,但食油、副食还没运到指定地点,时间紧迫,你俩还得跑一趟。石科长说,食油、副食南线运来的不足,把准备过年投放市场的先用以支援前线,接收地点是苏桥。现在的问题是,如船不能直接到苏桥,就需要在赵北口组织车辆倒运,那就麻烦大了。要我俩明天到赵北口实地查看一下,看船能否直达苏桥。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骑车上路了。到赵北口一看,水位高,河没封冻,船可直达苏桥,我们心里踏实了。急奔苏桥,找到裕丰分店同志,说明来意,看了码头,安排了工作,回到总店已是晚上了。石科长立即开会研究决定,明天就装船,装好就开船,由我和老王押运。
    次日,食油、副食装了十多船,船走下水很快,午后就到了苏桥。完成交接后,部队的同志非常高兴,一再致谢。当晚我俩住在了苏桥,我们离开苏桥的第二天——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了。


    离白洋淀进天津
    1949年春节后,宣布了去天津筹建分店的人员:臧经理、王洪志、冯吉祥和我。同志们得知我进津,有的祝贺,有的在我立功纪念簿上题词赠言,还有同志叮嘱,我入党介绍人说:“花花世界,更要坚持共产党人的艰苦朴素作风,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发扬党的传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大家从学习、工作、思想品德,到日常生活都嘱咐到了,我很感动。革命使我们团聚,革命使我们分离,与同志们朝夕相处三年,对我的帮助、教育、关爱,我永不忘怀,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出发那天,人们送出大门,互道再见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经理骑马,我们骑车,每人带一只手枪和简单的行李上路了,当天住在新镇,第二天到了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美称的裕丰分店驻地——胜芳。第三天裕丰两同志送我们进津。军管会接待处安排我们住在惠中饭店,这里住的多是冀东、冀南、冀中分区的干部。
    我们住下的第一件事是找熟人,首先找的就是隆昌前任经理,现冀中区贸易公司驻津代表曹乃康。在听取了随军进城同志的意见后,经理安排老王和我重点跑房子。我俩成天跟着经纪人四处看房,一个多月看了五六十处,经过筛选,最后买下前门十马路后门靠海河,距车站近,院子大,有楼房、平房,可办公、住宿、存货,非常适合隆昌经营的复兴道3号院,隆昌天津分店的业务随之展开。

(作者:杨玉池  车公庄站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