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战后上甘岭
发布时间:2008-09-10 15:40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08-09-10

    上甘岭和志愿军英雄们的名字紧密相连,上甘岭是志愿军英雄抗击美帝、英勇杀敌的战场,英雄们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又使上甘岭名扬天下,载入史册。
    朝鲜停战后,志愿军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提高警惕,以防敌人再次来犯。大概是因为美军在朝鲜战场上被打怕了,故未敢轻举妄动,这是后话。上甘岭坑道防御工程,在战斗中曾遭敌狂轰滥炸,受到严重破坏。停战后,由于上甘岭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修复重建上甘岭坑道防御工程成为当务之急而被优先安排,为此,志愿军有关领导部门从工程兵部队中抽调七八人承担上甘岭坑道防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指导。我有幸参与此项工作。当我们一行奉命奔赴上甘岭登上山峰放眼观望,不禁触目惊心,感慨万千,寂静、凄凉、血染过的上甘岭,向我们展现的是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使我们刻骨铭心。战后的上甘岭,地貌变异山变低,石头被炸飞,树木被炸断,遍地是弹坑,到处是树桩,秀丽的青山绿草变成茫茫的黄土高原,山上无物、无声、无树、无草、无鸟,整座山峰,似是激战后的疲惫沉睡。这是美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杰作”。这一切,显示了上甘岭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这一切,也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如火如荼的上甘岭战斗岁月。当时,《志愿军报》对上甘岭战斗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报道:“一指挥员屹立在战火中手持望远镜,观察前方战况,突然眼睛一亮,望眼镜中出现一名年青战士,怀抱炸药包,动作敏捷,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向敌阵,扑向敌人碉堡,迅速将炸药包捅进敌堡枪口,舍生忘死以身驱死死堵住射击枪口。瞬间轰隆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从敌堡中射向我方的枪声骤然而止,部队迅速冲上,夺取了阵地。此时,指挥员默默不断的低声赞叹:“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战后,我们从《志愿军报》刊载的上甘岭战斗总结报告材料中方知被指挥员称作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是川籍战士黄继光。
    值得一提和欣喜的是,上甘岭坑道防御工程,修复重建后,面貌大变,焕然一新,坑道主体被覆层由原来简陋的土木结构变为坚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坑道口变为能战斗、具有防火、防烟、防水、防毒(气)、防原子冲击波的功能,其安全性、战斗性大大提高。一扫电影《上甘岭》坑道昏暗、阴霾、潮湿、狭小、拥挤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洞内整洁平坦、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生活舒适、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由一座临时性的防身坑道变为永久性的、现代化的战斗坑道。真乃旧貌变新颜、今非昔比了。
    从志愿军在上甘岭的战斗、流血、牺牲到重建上甘岭坑道防御工程,我深刻体会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反映在:支持人类的正义事业,大公无私,只讲付出,不讲回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据我所知,我们在重建上甘岭坑道防御工程中所使用的水泥标号(强度)高于和不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建筑所使用的水泥标准。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赢得崇高的国际威望,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作者:陈继良  东直门站离休干部)

上一篇: 乡曲飘香京城
下一篇: 我们的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