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云霄中的悬空寺
发布时间:2008-09-10 16:56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08-09-10

    站在山下深谷仰首望去,北岳恒山金龙峡的一段峭壁拔地而起,峭壁半腰凹入山体的悬崖上,有数十根红色木柱支撑着几排栈道。栈道上面,大小40余间殿阁悬空耸立,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悬空寺。当我攀登百十个陡峭的石阶爬上悬空寺后,看到整座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云霄中凭栏俯视下方,感觉好象飘忽在半空之中,令人惊心动魄。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原名“玄空寺”,这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于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元宏太和15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早在北魏第三个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时,就提出要在北方修建寺庙的打算。太武帝曾“废佛”、“灭佛”,后来忏悔,又“兴佛”、“兴道”。南北朝时,中国道教分为南北道场。孝文帝拓跋元宏看到洛阳佛教寺庙的雄伟气势,想在北方建造佛、道寺庙。他独出奇想,找来一位道士,下令在恒山半腰峭壁上修一座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玄空寺”。
    这位道士与其徒弟受命后,很是为难。在一个雨天,师徒二人正苦思冥想如何悬空建庙时,突然发现大树上有一个蜘蛛正在悬空吐丝拉网,由此受到启发,根据蜘蛛拉网原理,找到了建造悬空寺的方法。先从山上向下放绳,将工匠悬吊在山的峭壁上打洞眼,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再往洞内打进木楔,然后,再把剪刀形的钢钎打入填满木楔的石洞,三分之一的钢钎露在洞外,三分之二的钢钎打进洞内,这些钢钎因为蘸过桐油,可防雨防锈。以钢钎为依托,在山崖上铺设栈道。工匠站在栈道上开凿石壁,凿出凹进山体的半露天石窟,临靠石窟再修建寺庙。这种石木结构寺庙,主要承重部分是山体的石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相连,曲折迂回。栈道重量主要由打入石洞的钢钎横托承重,支撑栈道的木柱,没有太大的承重量,几乎是一种空立的装饰,只是当游人过多,下压栈道时,木柱才会向上顶撑,以保护栈道。悬空寺的建造,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凸现美学价值,在美学与建筑学上是难得的宗教建筑艺术杰作。
    在悬空寺上,沿狭窄的栈道走进大小殿阁,可拜谒佛道神仙;登上大小亭台,可远望山下风景。从悬空寺下来,再抬头瞻望,排排栈道和大小殿阁飞檐,好象一下子又飞上云霄。悬空寺给我一种奇险和神秘莫测的感受。
    在离开悬空寺的汽车上,我想,建造在半山腰的这座悬空寺,历经1500余年的风风雨雨,未遭破坏能保留至今,大概有三个原因吧。一是它位于偏僻的峡谷之中,又建在半山峭壁间,离开地面自然可免于或减少人为的破坏。二是自古以来,中国佛道儒三教和睦相处,三教合一的寺庙更易受信众保护。三是悬崖石壁的优越自然条件,加上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巧,使悬空寺巧夺天工,能牢固耸立,万世长存。

(作者:段建国  车公庄站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