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建国60周年征文选登(六)
发布时间:2010-01-14 13:14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10-01-14

60年家乡巨变

                        易 如 成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老家是广东省阳西县海岸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自我能记事时起就有“三怕”——怕刮台风,怕涨洪水,怕饿肚子。我家乡是多风地带,正位于台风登陆的入口处,我小时候每年都免不了遇上一二次台风。台风一来,家人居住的茅草房必定被刮倒,遇到这种情况,一家人只好躲在房角处等待大风过后再修理被摧毁的茅草家园。除了风灾还有水害。我们村有100多户人家,居住和生活在用泥土圈围起来的低洼平地上,东面挨着太平洋岸边,西北面被山区流经的一条河流所环抱,一刮台风或山洪暴发,整个村子必定遭殃,上围堤被水冲开缺口,凶猛的波涛像猛兽般地冲撞咆哮,村民们根本无法抵挡,只好逃到堤坝高处眼睁睁地看着村子里那些土坯茅草房一间间被冲倒。大水过后村子里一片狼藉,日子饥寒交迫。在那苦难的年代里,我算是幸运的。我靠在海边捉鱼摸虾卖来的钱支撑自己读完小学又进入初中,尽管经常吃不饱饭,每天只能吃上两顿很稀的稀粥。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竟误将猪食(淘米水混杂发酸了的稀粥)当早餐吃了,这种难堪之事虽已过去数十年,但家乡的老人见到我时还以此作为笑料讲述一番。
    1953年夏天,16岁的我已读到初三上学期,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从天而降,镇上来了两位

解放军,他们是来招收新兵的,那时在我朴素的脑海里觉得解放军好,新政府好,于是我瞒

着父母亲报了一个假年龄(18岁)参军了。从那时起,我踏上了一条求知进步,为国为民的

康庄大道,一个一边放牛,一边捉鱼摸虾,一边上学的苦孩子进入了解放军铁道兵团干部

学校学习。我当过兵,修过铁路,后又幸运地考入厦门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

做翻译和外交工作。我由一名只有初中两年半的文化程度的农村苦孩子成长为一位解放军战

士、大学生、翻译、科员、一秘、处长到文化参赞,这是我人生的大飞跃,我所走过的路程颇

具神奇色彩,家乡远近上百里都知道这个村子里出了一个外交官,家乡人还说我是个“洋秀

才”。1995年,我回老家去探望老母亲时,我所在地区的《阳江日报》还发表了一篇介绍我

的经历题为《从农家孩子到外交官》的专题报道,成为当地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
   自我告别那苦难的家乡至今已有56年,一共只回过几次老家,我每回去一趟就目睹着家乡所

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迁与整个广东省经济的高速发展都给

我巨大的震撼。我记得我参军的那一天是光着脚丫(我到16岁还没穿过一双鞋)步行一整天

,然后坐船经过一整夜才到县城,再从县城经过数天的千辛万苦的跋涉才到达广州,其中要

乘渡船上上下下过三条江,即使是乘汽车,那时也只有靠烧木炭发动的汽车,从县城到广

州长达15小时以上才能跑完这300公里路程,艰难呀,实在是艰难!如今可是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现在从北京到广州乘飞机3小时便可抵达,再从广州回老家乘汽车也只需3小时便

轻松地走完从前一整天的里程。广东珠江三角洲那些密集的江河渡口早已被现代化的桥梁所

替代。广东的公路非常漂亮,而且从广州到我家乡有两条并排的现代化公路,其中一条是高

速路,都绿化得很好,即使是冬天,公路两旁也是繁花似锦,当乘车经过时像游园赏花

,一到夜晚车灯一开,整条公路的荧光路标顿时通亮,汽车仿佛行驶在美丽的街道上

,此时此景令人感触万千。想起我在上一个世纪80年代随团出访法国、意大利时多么羡慕那

些国家的公路,仅仅过了二十多年,我们自己的国家也有了这么好的公路,颇感自豪。此时

想起我记忆中的汽车靠烧木炭作燃料,像蜗牛一样爬行的情景,真是不可同日而

语。
    回到我老家,村子里那些茅草房早已不存在了,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白亮亮的砖瓦房和小

洋楼。连田地里的厕所都是用砖瓦修建的,而我更关心的还是那条灾难深重的土围堤,我曾

叫我的侄子用汽车载我去看那条围堤,我一看真是傻了眼,原来的土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

是一条用石头砌筑的又高又宽的石砌护坡堤,堤面还可以跑汽车,村里人说,自从二十多年

前由地方政府拨款修筑了这条石堤后,村子里房屋再也没有被台风洪水毁坏过,村里人安居

乐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1989年我奉调赴驻丹麦使馆工作,我叫我老家的侄女到北京来照管我那两个年幼的孩子,两

年后她回去时我给她买了几套漂亮的衣服,其中包括从国外带回来的,没想到她回到家时,

村子里的人说她的穿着如同从北京回来的“土包子”,她很伤心,我得知后更是心里难受。这

也说明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家乡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是多么

快。其实,那时的广东已成为我国服装的出口地,称得上是“世界的服装工厂”,我侄女所

遇到的尴尬完全可以理解,就连我当外交官时用的衣服穿回老家他们也说我的衣服不够档次

。现在的家乡人关心的不是吃穿,而是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

,数年前地方政府拨款在家乡修了一座戏院。
    我曾在神奇美丽的童话之国丹麦工作过,我认为丹麦是我到过的几十个国家中最美丽的国家

之一,可是当我回到广东去了深圳、珠海、佛山、江门等城市一看,才感到已经发展上百年

的欧洲的那些城市也不过如此,而广东这些城市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发展

起来的。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广东的GDP已达

到35696亿元,人均GDP39951元(突破5800美元),人均收入14770元,以上几项

在过去几年名列全国前茅。几年来广东给国家上缴的税额占全国税收的一半以上。广东也

是吸收外资和吸引外国人最多的省份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已在广东投资兴建项目超过500多

项。现在到珠江三角洲一带一看,就像到了发达的欧洲一样,难怪那么多外国人都往这里跑

   我曾在广州问一位从一个穆斯林国家来的商人为何到广东来做生意,他很坦然地说:“在一

千多年前当第一批穆斯林抵达中国时首先到了广东”,又说,“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说‘

要求知哪怕再远也要去中国’。”现在看来,穆斯林先知在一千多年前所说的这句名言至今

仍有现实意义。目前广东虽然也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但聪慧能干的广东人正在克服困难

,信心百倍地驾驶发展经济的航船继续前进。我作为一个老广东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要为我的家乡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自豪地歌颂:弹指一挥间,转眼60年,故里旧貌换新颜,神

洲大地日月新,大江南北齐欢唱,高歌伟大祖国好!


              (作者 东直门站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