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云 翔
不久前外联局老干部联谊会召开理事会商谈建国60周年大庆有关事宜,大家谈得挺高兴。事毕,大家迎着初秋的阳光边聊边信步走出楼门的时候,韩素芳大姐拍着我的背说:“挺起来!”我当即挺了挺胸。韩大姐又加重语气说:“就是要硬挺!”她特别加重了那个“硬”字。我下意识地看了看韩大姐的背,身板确是挺直。同行的老同志也风趣地说:“是得挺,不然稍不注意就丢掉三公分。”
其实,老伴儿也提醒过,要注意挺直腰板儿。我意识到,老伴儿希望自己的老头儿能够维持“老而不朽”的形象,“架子”不要端,精气神不能丢,人前人后能够“像个样”。我自己也觉得,是得注意了,否则,一旦定了型,想挺也来不及了。但人老腰弯背驼毕竟是自然现象,老挺着胸毕竟很累,所以稍不注意就重归“自然”,前功尽弃。所以,有时也对老伴儿说些没出息的话:“人老了!有什么办法?”甚至觉得无可奈何的事,不愿意看也得看。韩大姐公然有勇气高声说“就是要硬挺!”听了不仅令人一振,顺便也知道了,原来挺胸抗“衰老”者不只是我们老俩口,于是也就觉得不会有人见笑了。
问题虽小,但特有意思,因为真要做到不颓丧,不委靡“老而不朽”,确需有点儿恒心和毅力。当然,榜样的力量是大的,既然韩大姐能够把腰板“硬挺”得标直,咱们男子汉也应当做到才是。
试想,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的中国,走在首都大街上的老人,个个像个“?”号,低着头佝偻着背,呈现的会是个什么样的“风景线”。所以,这不仅是个人的形象问题,更主要的是中国老人的精神风貌问题。看来,挺直腰杆似也应属“老有所为”的内容之一吧。
认真地说,韩大姐所以有毅力自己把腰板挺直,又提醒身边的老同仁把腰板挺直,肯定不是信口之言,准是想了很多。所以,说她的勇气和毅力是对今天美好生活信心的体现并不夸张。
俗话说,人得喜事精神爽。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同志们都是共和国60年风雨历程和60年辉煌的亲历者、参与者。大家深知,60年前,我们面对的是满目疮痍、河山破碎的国家;60年后,我们迎来的是繁荣富强、巨龙腾飞的中华,我们都为此而感到欣慰、自豪和骄傲。每想到建设美好家园的岁月,令人神爽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不挺起社会主义的腰杆,享受改革开放的实惠,齐唱小康的欢乐呢。
我在共和国华诞60年应征诗稿中也用了这样的诗句:“宁愿两稀一干誓破核垄断‘两弹一星’手中攥保江山奔共产腰杆不弯”。如今有了更多的挺直腰杆的理由和力量,为了这一天,中国人盼了百余年,如果不好好地把腰杆挺直,不用别人说,自己就觉得没有尽到一个老年公民的义务。
(作者 车公庄站退休干部)
上一篇: 【散文随笔】极具历史感和国际视野的收藏家——记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 |
下一篇: 【散文随笔】长寿村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