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既来之 则安之——抗癌小结
发布时间:2010-07-05 12:32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10-07-05

宋天仪

 

   我不幸于2003年10月发现肺癌,手术后多次住院治疗,打针吃药,化疗放疗(伽马刀),受尽折磨。

   医界有癌症患者“闯三关”的说法,即:“一年闯小关,三年闯大关,五年闯过鬼门关”。我早已闯过三关,当然还得继续与病魔搏斗。作为绝症患者,我至今还能“自我感觉良好”国内国外到处跑,我觉得主要是下列因素起了作用。

   一、发现早,治疗及时。早期癌症一般不易发现,特别是肺癌。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当你感到不适、有症状,诸如长久咳嗽不止、甚至痰中带血时,那已经到中、晚期了,癌细胞扩散了,难以治愈,而且发展神速,多数患者熬不过半年。我的同事老邻居彭女士,就是因为发现晚了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我很侥幸,2003年10月间一年一度例行体检时,胸部透视发现阴影,接着确诊为肺癌,立即住进肿瘤医院手术,前后一周时间,没有耽误。手术是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张德超主任做的,很成功。手术后定期复查,一般两三个月一次。2008年7月例行复查时,突然发现各项肿瘤指标成倍猛增,胸腔积液,这是不祥之兆。立即住进北京医院,很幸运,这次又遇上了好医生,由著名肿瘤专家程刚主任和赵赟博副主任负责主治。抽出两瓶酱油似的脓液,医生说鉴于年纪大了,不便再手术和放化疗,根据病史、症状,最佳方案是“靶向”治疗,即服用“易瑞沙”。这是近几年引进的专门针对亚裔人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经过化疗、非吸烟者研发的进口“靶向”药物,我正好符合各项条件。此药很贵,每天一片,550元,全部自费,这对工薪阶层来说实在不堪重负。病情危急,顾不了那么多了,家人一致同意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服药救命。对症下药,效果还不错,服用一个多月积液消失,各项肿瘤指标恢复正常,至今近两年了病情一直很稳定,总算逃过一劫。

   二、心态平静,坦然处之,没有被吓倒。过去由于受医疗条件、医术、药物诸因素的制约,在人们心目中癌症一直被视为“绝症”、“不治之症”。肿瘤医院走道墙壁上张贴的宣传品赫然写道,在各种癌症患者中,肺癌死亡率最高,85%生存期超不过5年,读之令人不寒而栗。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说法:“十个癌症九个埋,剩下一个不是癌”,使不少人谈癌色变,以致家人、医生不得不长期隐瞒着患者。

   人的精神作用很重要,一旦精神崩溃了,自身免疫力下降缺失,那再高明的大夫、再好的药物也救不了命。我还算好,想得开挺得住,得知后虽然也感到突然、愕然,“天哪,怎么会这样呢?我还有许多事要做呀!”但很快就平静下来,自我安慰,一直用“既来之,则安之”和“够本了”、“知足者常乐”之类格言俗语宽慰、鼓励自己。手术后出院时还写了一首歪诗:“肿瘤铁窗二十天,笑对刀光鬼门关。欲胜病魔勤锻炼,再度人生三十年”。诗味不浓,但豪言壮语,精神可嘉。

   三、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与病魔抗争期间,为了将脑海中有价值的记忆和资料留在人间,不要带进棺材中去,于是便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当时我正在筹划并刚开始撰写回忆录,对我来说这是一项费时、费力、费脑的工程。手术出院后,在闷热的夏天,每天拖着虚弱的病体,提着马扎背着书包带着水壶,前往距家不远的亮马河畔,坐在柳荫下一个水泥墩旁,埋头撰写回忆文稿,一干就是大半天。二次住院化疗时,在病榻上一面挂着吊针长时间输液忍受着药物的折磨,一面反复修改、校对书稿。终于在2006年4月完成了40万字的回忆录《从黄土高坡走向世界》撰写、出版工作。接着一鼓作气,三年后于2009年9月又完成了45万字的《四十国游记》撰写、编辑、出版工作。很荣幸,后者正好赶上向国庆60周年和母校兰州大学百年校庆献礼,我带着70本拙作应邀前往兰州参加百年校庆活动,受到老师、同窗、校友们一致好评,一片赞扬声。不久,文学评论家杨兴芳教授还在兰大校刊撰文评论说:“这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近乎艺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可作为高等院校美学原理、艺术理论、旅游美学等科目的教学参考书或参考读物。”又说《从黄土高坡走向世界》“历史而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大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某些历史痕迹,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和历史文献价值”。新疆文化厅党组书记、诗人王中俊同学新年贺卡寄语:“您确系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心中也充盈了世界多彩的文化风情。你是精神的富翁,有着璀璨的人生。”溢美之词,老朽愧不敢当,但专家教授们的肯定和读者的热情鼓励,反过来又极大的鼓舞了我,从中得到精神宽慰。我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如果没有精神支柱,也许熬不到今天,更谈不上完成人生夙愿了。

   四、浓浓的亲情、友情和乡情,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自患病以来,众多的亲属、同学、朋友、老乡、读者热切诚挚的支持、鼓励、祝福,国内国外问候祝福的信函、贺卡、电话不断。信奉基督教的一位同窗老友多次说她每次做礼拜时首先为我祈祷,还先后寄来《圣经》和《经文诗歌集》让我研读、诵唱,以求神灵保佑。自患病以来,我已四次回老家探亲访友,每次都乐而忘忧,留连忘返。每当回到兰州和陇东家乡,那么多老同学老朋友一次次聚会叙旧,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一些素不相识的乡亲还带着治疗顽疾的祖传秘方、土特产前来相见;老同学的老伴还特意亲手为我做了一双精致的红色拖鞋,说穿上它可以祛病辟邪。所有这些都令我感动不已,给我以莫大的精神鼓舞和力量。一位老同学来信说“您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您和您的家人,您要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医好病,这是所有亲人、同学、朋友和读者的心愿和期待,这个心愿和期待就是您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力量”。他说的很对,很诚恳,有这么多好心人士关心祝福和期待,我必须坚强意志,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强锻炼,战胜病魔。

   五、适当疗养和夫人家属的精心照料。我深深体会到,癌症患者的家属很辛苦,跑前跑后,担惊受怕,精神压力比患者本人还要大。我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2003年冬我不幸患大病,动了手术。无论住院治疗还是居家和回故乡疗养,饮食、起居、诊病、熬药、复查等,样样都靠夫人无微不至的精心伺候,还用电脑帮我打印回忆文稿。她现在是我的秘书、护士、拐棍、保镖。我大难不死躲过一劫,应该谢天谢地谢夫人,因为没有夫人的精心护理也很难闯过这一关,至少不会这么快就康复。这是肺腑之言”。

   六、科学的食疗。根据医生、医书的指点,改变饮食习惯,多吃“五色七彩”蔬菜、水果、干果,特别是苦瓜、洋葱、红薯、胡萝卜、绿菜花、西红柿、木瓜、杏仁、核桃仁、弥猴桃、蜂王浆等具有抗癌和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幸好我有一副好胃口,烟酒不沾,酸甜苦辣都能对付,家人戏称我“嘴壮”、“吃嘛嘛香”,具有先天性食疗条件。我虽然尚不能肯定食疗究竟有多大功效,但我相信专家的说法,至少在心理上给了我似有神灵保佑的安慰。

   七、加强锻炼。我曾说过“欲胜病魔勤锻炼,再度人生三十年”。豪言壮语,说到做到,从此每天坚持外出散步做操,近来还跟着一群老头老太太学打太极拳,几乎春夏秋冬无阻,七年来已成习惯。自服用易瑞沙以来,每隔两个月必须复查一次,需先后跑医院三趟,每当早晨7点挂完号后,便忙里偷闲,利用候诊、等候检查结果的一两个小时空隙时间,跑到毗邻的东单公园做做机械运动、打打太极拳、爬爬那座人造小山丘等。生命在于运动,贵在坚持,这是至理名言。

   总之,既来之,则安之,不必谈癌色变,应该想得开,笑对人生,积极抗争就会有效果。话又说回来,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人都得经历这个过程,总有一天都要走到人生的终点,必须坦然面对。

   谨以此文向关心我的亲朋好友汇报病情,同时愿与广大病友共勉。

                        (作者 中国对外演出公司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