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产业发展司
产业发展司
小微文化企业破解成长“瓶颈”
发布时间:2014-11-13 08:16 来源: 编辑:产业发展司
信息来源: 2014-11-13

  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李婧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艰难。虽然小微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受到重视,但小微文化企业先天的“不良基因”,如规模小、实力弱、现金流不稳定、信用体系缺乏等并没有得到改变,小微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甚至不乏死在“起跑线”上的危险。

 

  融资难、融资贵怎么办?创新融资渠道 增加反担保方式

 

  案例:重庆热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岛科技”)是重庆市的一家小微文化企业,成立于2010年9月,创立之初只有7人,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网络游戏研发。创业不到一年,热岛科技即面临生存瓶颈。当时,热岛科技有机会与国外游戏代理商合作,进行热门手游的授权代理,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且没有经营业绩、房产抵押,手中只有动漫游戏的著作权,然而将著作权质押在传统银行机构又很难操作成功,最终不得不放弃。

  对于热岛科技这样的小微文化企业,错过了关键的发展时机,面临的可能直接就是死亡。幸运的是,重庆市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文化担保公司”)通过著作权质押,为热岛科技担保委托贷款30万元,让其拿下了这次关键性的授权使用合同,赢得了生长机会,目前热岛科技团队已有70多人,多款游戏产品在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国上线,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公司市值近8000万元。

  与热岛科技一样,融资难是小微文化企业面对的普遍难题,很多小微文化企业就是在初创期的关键时机节点上缺乏资金,死在了“起跑线”上。

  小微文化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小、现金流不稳定、生命周期短、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整体信用体系不完善等,这正是其不受传统银行机构“欢迎”的原因。

  即使部分符合银行准入门槛的小微文化企业,也因提供不出合格有效的担保,导致最终贷款失败。有的小微文化企业即使有房产,却因为是小产权房或长期办理不了房产证、土地证的资产,而不能成为银行接受的合格抵押品。由于小微文化企业风险高,符合担保条件的大企业轻易不愿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担保,在无法取得有效担保、抵押的情况下,小微文化企业只能求助于担保公司,而担保公司对小微文化企业提供担保也很谨慎,反担保措施比较苛刻。

  针对这种现实,重庆文化担保公司的做法是,在反担保方案的设计上进行创新。该公司副总经理孙伟介绍,传统的反担保方案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企业,针对文化企业不能照搬传统模式,而是要结合每一家文化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案。“我们设计过版权质押+个人连带责任、委托买卖协议+公证、委托买卖协议+合同原件、股权质押、信用担保等多种反担保方案,以此让文化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孙伟说。

  除了创新反担保方式,孙伟认为,要解决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在传统的银行信贷渠道外,为小微文化企业找到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我认为这条新路就是互联网金融。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这的确能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很多过去不可能的机会。”孙伟介绍,目前重庆文化担保公司已经与重庆华龙网下属的重庆华龙文惠信息技术服务公司、重庆易九金融服务公司等P2P互联网平台合作,还与重庆海尔小额贷款公司等小额贷款平台合作,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由于有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小微文化企业得以通过这些新的渠道,更快地获得贷款资金,如重庆海尔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一周内完成拨款。

  小微文化企业不仅面临融资难,更有融资贵的问题。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担保公司收费水平也相对较高,除了要收取贷款企业20%左右的保证金外,还要收取担保金额3%左右的担保费,使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对此,孙伟介绍,重庆文化担保公司对这类企业调低担保费,按照优惠政策收取2.5%担保费,比非文化企业低0.5%;委托贷款利率按照优惠政策10%收取,也比非文化企业低不少。

 

  如何解决缺信息、缺专才难题?孵化器发挥作用

 

  案例: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少儿频道有一档专题类栏目《青青校园树》,关注4至14岁孩子生活、学习、成长。节目全程由孩子们主持、采访、配音、演绎,展现孩子们的世界。这档节目的背后制作团队其实是一家小微文化企业,其办公地点在重庆市最繁华的南岸区中心位置,却并不需要付房租,因为它进驻了重庆市南岸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与这一基地同一位置的写字楼,租金至少每月每平方米40多元,一间50平方米的办公室,月租金至少需要2000元。而在孵化基地,每平方米只需缴纳10元管理费,算下来,一年仅租金就能节约1万多元。

  像“青青校园树”这样的小微文化企业在重庆市南岸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还有130多家,其中文化创意和文化信息类126家,提供就业岗位800个。这些小微文化企业通过南岸区工商局按照《微型企业入驻孵化基地办法》推荐到孵化基地,经过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核,入驻的小微文化企业可以享受两年的免费办公场地,以及免费的办公桌椅、电脑等设备。

  “企业拎包进来马上就能办公,两年后渡过难关的小微企业则必须搬出孵化基地,当然也有两年还没有起色的企业,自然会被市场淘汰。这样给企业定一个时限,对企业形成压力,促使他们努力发展,我们不养‘等、靠、要’的‘懒汉’企业,这样做对其他排队等待入住的企业也公平。” 南岸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相关负责人张莉告诉记者。她透露,目前有80多家小微文化企业正在排队等待入驻。

  记者在该孵化基地实地采访时发现,每一间办公室就是一家小微企业,大多为电视节目、微电影、动画制作等企业。在基地二层,每间办公室大约为20平方米,可容纳5人左右,而在三层,每间办公室为50平方米以上,可容纳10至20人办公。“发展得好的企业可以申请‘上楼’,二层是微型企业,三层就是小型企业,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张莉说。

  除了提供办公场地,更重要的是,孵化基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揽子服务,帮助其解决注册登记、财务、法务、政策咨询、信息咨询等问题,还极力帮助企业争取项目扶持资金、政府贴息贷款等。在一楼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工商税务咨询、政策咨询、法律咨询等在此开设多个窗口,南岸区的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在此轮岗值班,为企业答疑解惑。

  此外,针对小微文化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通常聘请不起专业财务人员的难题,该孵化基地专门邀请一家有专业资质的财务咨询公司入驻,为基地内的小微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旧账整理、内部审计、验资(增资)代理、社保代理、工商注册、工商年检等服务。

  该财务咨询公司总经理陈容告诉记者,对于基地内的小微企业,他们每月只收取250元的代理服务费用,并且南岸区财政还会为企业提供150元的补贴,也就是说,企业自己只需要每月付100元就可以得到专业的财务代理服务。而在重庆,聘用一名专业财务人员至少每月需要2000多元的工资,还不算各项保险和福利。“小微企业不用花一个财务人员的费用,就可享受多个会计人员的专业化服务,同时相当于还免费请了一位专业财务顾问。”陈容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张莉介绍,目前该孵化基地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普遍比较良好,年营业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有15%左右,其中少数企业年营业额已达到六七百万元。

 

  企业不应做“懒汉”政府应尊重市场规律

 

  案例:深圳大芬油画村,10年前只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的一个自然小村落,现在是深圳最具有文艺特色的村子之一。现在的大芬油画村共有700多家艺术作坊,以原创油画及复制艺术品加工为主,形成了以大芬村为重心,辐射闽、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围绕油画产业,大芬村还聚集了一批配套产业,如画廊、艺术品拍卖公司,单单做画框生意的门店就有100多家。大芬村还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不少影视剧公司喜欢在此取景。

  “大芬油画村的出现是深圳的区位优势、多元的文化生态和政府扶持共同创造的结果。”大芬美术产业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黄江说。

  广东省文化厅文化市场与产业处副处长杨桂玲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的小微文化企业近9万家,其中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动漫与游戏业和数字文化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所占比重较大,为45.55%;而传统的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业则占有28.80%的份额。根据2013年上半年数据,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广东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6.3%。

  在谈到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的体会时,杨桂玲认为,政府和企业都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从本质上讲,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小微文化企业必须真正立足于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不能单纯依赖政府的保护,要真正依靠敏锐的市场反应、过硬的产品和服务、灵活的经营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小微文化企业必须寻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当依赖政府的懒汉企业。”杨桂玲说,“政府对小微文化企业的扶持也不是简单的公共资源再分配,不是扶贫济困,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实现引导和指导,帮助企业成长。”

  杨桂玲认为,政策的成效首先是取决于对小微文化企业现实需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政府在其中应更多地发挥中介平台的作用,从中协调好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

  杨桂玲的观点得到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总会计师边晓红的赞同。边晓红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有形的手”作用,但也应避免政府角色越位。比如,在完善文化与金融合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和产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让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能够通过合理的市场行为,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共赢发展。

  边晓红建议,政府的作用应更多发挥在探索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上,加快建立“文化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商业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积极搭建文化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注册登记、生产经营、人才及技术、纳税缴费等信息资源;加快建立文化企业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针对文化企业的信用评审机制。

  “文化产业发展要‘跳出文化看文化’,在这个跨界融合的时代,通过服务中心平台,让更多的非文化类企业及社会资本了解文化,对接文化资源,共同发展文化产业。”边晓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