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林楠
8月18日,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心举行,拉开了今年北京文化消费高潮的大幕。此后的8月至11月,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的十大专项活动、十大展销板块、十六区县惠民文化消费专题活动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展开。
自2013年首届举办以来,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已连续举办三届,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推动下,惠民文化消费季在培养文化市场、培育市民文化消费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市场的培育、文化消费的增长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更不能脱离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应当反映在文化消费之中,成为推动文化消费的根本性的力量。这一点,在今年的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三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紧扣经济热点,以亲民惠民为根本,以跨界融合为重点,以市场整合为内容,在展现出新的亮点和特点的同时,也成功打造出了新的文化热点。
热点一:创意设计引领文化消费
自2014年3月《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创意、设计等高端文化服务迅速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影响力已经超越文化产业的范畴,向IT业、制造业等延伸,体现了文化产业强大的融合、跨界能力。这一供给端的产业发展趋势,经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在文化消费端也正在逐渐体现,消费者对于拥有较高创意、设计含量的产品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正是看准这一点,在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中,北京市文资办主办了“原创设计嘉年华”活动,活动推崇“设计走进千万家”的原则,以设计促动文化消费,以消费推动原创设计的发展,力求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作为本届消费季的十大展销板块之一,该活动于9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市通惠河畔的尚8国际广告园举行,活动秉承“消费文化·品味生活”的理念,以原创设计产品展销为核心,包括原创动漫设计展览、青年设计师作品展览、文创O2O优秀项目展示体验、知名艺术家与书法家现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与原创设计品、艺术品、互联网产品、国产漫画等高端文化产品面对面的消费体验,又做到了雅俗共赏、全民参与,力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热点二:互联网+文化消费
今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而将互联网经济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文化消费而言,互联网原本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互联网文化是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互联网也为文化消费开辟了新的渠道,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均已成为助推文化消费增长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从第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开始,主办方就已经将线上消费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来进行推广,专门组织北京网上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在“互联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2015北京网上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在往届的基础上规模继续扩大,共吸引绿野网、京东网、当当网、中演票务、校园之星、淘书网、遨游网、百程旅行、嘉德在线、易拍全球、盛世骄阳、爱奇艺、优酷土豆等18家电子商务网站参与,整体数量较去年增长了5家。按照参与网站的业务内容,促销活动分为6个板块,分别是图书音像、动漫游戏、广播影视、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和艺术品交易,其中艺术品网上交易成为一大亮点,参与此次活动的易拍全球在其官方网站举办了消费季专题活动,让更多人体验艺术品的网上拍卖形式。除网上惠民文化消费季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实惠之外,作为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的核心活动之一,2015第六届中国电子商务博览会则主要从电商的角度,以“移动、金融、大数据”为主题,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电商平台的发展机遇,为“互联网+文化消费”探寻新出路。
热点三:提高文化消费的科技含量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近几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更具效率,更重要的是直接提升了文化消费体验,为文化消费者带来以往不可想象的消费空间。
作为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十大专项活动之一的“穿阅·中塔——2015 3D中国行”,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这一活动主要包括六大板块:3D画、体感游戏、零碳生活、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增强现实技术体验。其中,3D画作部分免费开放,供喜爱3D画与恐龙的游客尽情拍照留念,感受不一样的创意3D互动体验;与去年增加的虚拟现实技术相比,完善了科技类型的体验项目;各种经过奇思妙想的文创产品让人体验到了低碳生活的乐趣;借助树脂介质打印出的3D人像、象棋等物品全方位展示了3D打印机带来的无限可能;仿佛从屏幕走出来的口袋动物园,则再一次展示了科技和文化的力量。
据主办方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系列的全新体验都属于VR技术的范畴,VR技术的不断升级正在给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强大的用户体验,被广泛应用在文化、体育等领域。本次活动主要围绕“以体验感受文化、以体验促进消费”的主题理念,让消费者在参与3D产品的互动式体验中,深切体会3D产品的娱乐性、便捷性、艺术性和创新性,还特地增添了很多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
热点四:打造文化消费“双十一”
由淘宝网“发明”的双十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商平台的群体性活动,成为了电子商务的消费高原中的“高峰”,其影响力甚至已经走出中国、冲向世界了。那么,在连续举办了三届之后,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有没有可能打造出一个文化消费的高峰,进而形成文化消费的双十一呢?答案就在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首次设置的“8·8”惠民文化消费主题日活动。
与双十一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购物节日一样,“8·8”也以其朗朗上口致力于成为文化消费的节日。整个“8·8”惠民文化消费主题日活动,共发放各类优惠券490余万张,免费券、代金券优惠总计接近千万元,参与网上活动的电商平台当日实现销售额总计4317.47万元,线下参与活动的门店日消费额同比增加10%。8月8日当天,共有125.16万人次访问了活动官方微信平台北京文惠卡公众号,领取各类免费券、代金券、折扣券总计24.58万张;北京市民通过北京卫视生活频道的电视“摇一摇”活动,领取各类活动优惠券5万余张;线下活动现场总计向市民发放实体“文化大礼包”近5万份。
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前两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的,是将文化消费惠民措施常态化的一种尝试。据北京市文资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还将在此基础上,尝试在消费季之外的其他时间推广这一做法,力争惠及最广大的文化消费者。
上一篇: 昆山小微文化企业迎来发展新气象 |
下一篇: 用动漫作品记录时代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