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元——
根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1)》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向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大关,达1020亿元,全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约3600亿元。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是成系列化的具有政策性导向的研究报告,由我国著名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西沐统筹并主笔,自2006年以来每年发布一次。《报告(2011)》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年成交额约586亿元的新纪录,仅秋拍成交额就达380亿元,与2009年225亿元的成交额相比超出150%,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增幅。到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向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和市场规模都有新突破。但2012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小年,预计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在700至800亿元之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在3200至3400亿元。目前,我国参与文物收藏的人数已近亿,国内文物收藏热潮正在向全球扩散。
2.6%——
近日,梅摩艺术品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了新一期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梅摩中国现当代油画指数在2012年的前7个月下跌了2.6%。相比于前6个月下降的4%,7月底的下跌幅度有所减少。7月份拍卖市场进一步表现出趋于稳定的迹象。报告分析,艺术品市场的改善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回暖;第二,持续宽松的货币供给为市场的流动性提供了保障。
另外,梅摩欧洲艺术品综合指数在2012年上半年上涨了6.9%。上半年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印象派和当代艺术的良好表现,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的下跌影响了上涨的幅度。以美元计价的梅摩欧洲艺术品综合指数在2001年到2011年间的年均收益达到了5.2%,轻松击败了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标普500指数的的收益。欧洲艺术品市场的积极表现说明欧洲藏家对于未来并没有过于悲观。
80%——
最近,英国艺术品古董商协会(LAPADA)发布了2011年协会会员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该协会为英国国内最大的专业古董艺术品商协会,拥有会员逾600人,遍布英国全国,并有少量会员来自海外。该协会会员的经营方向几乎包括了所有纯艺术及装饰性艺术品类别,包括精制家具、地毯、钟表、陶瓷制品、银具、珠宝、绘画等。
该报告的结论认为:尽管处于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经销商们还是保持了乐观的态度,普遍认为艺术市场的状况正在改善。对于很多经销商,特别是那些一直投身中端或低端作品市场的画商而言,2011年的确是艰难的一年。当顶级艺术品与古董交易市场在2010年至2011年间逐渐恢复了元气时,中端市场却持续挣扎于需求的缓慢恢复中。年营业额低于50万英镑的经销商比例比前一年上升了3%。而收入少于10万英镑的经销商比例上升了4%。但是,高端市场的表现却明显改善:2011年,24%的会员营收超过了100万英镑。而2010年,这一比例为17%。LAPADA大部分会员对2012年持乐观态度,他们中的80%预测2012年的销售水平会保持稳定或继续推高。
在艺术品市场持续全球化的过程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很多经销商的经营活动集中到了一些重要的活动中,特别是艺术博览会。LAPADA会员有平均27%的年度销售额是通过艺术博览会的平台实现的(全球范围内,这一比例占到31%)。在全球化背景下,经销商的销售额被平均地分配到本地的和国际的艺术活动中,总销售额的3/4都是通过艺博会这种销售渠道取得的。(中国文化报苏丹丹整理)
|
上一篇: 当代水墨能否拯救书画市场 |
下一篇: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