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
贫困山区的国学班
发布时间:2013-07-26 08:01 来源: 编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
信息来源: 2013-07-26

  中国文化报记者  边思玮  

  7月20日,采访团驱车赶往甘肃定西,这里是中国薯都,以盛产马铃薯而闻名全国,但依然是甘肃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在定西市的西巩驿镇,有一个小学办起了国学班,免费教学生们诵读经典、学习书法。国学班有何特色?办得怎么样?怀揣着一堆问号,我们迫不及待地奔赴这个距离定西市区近20公里的西巩驿镇中心小学。

  由于临近伏羲故里甘肃天水,这里的国学班被命名为“伏羲班”。我们到达时,正赶上伏羲班的孩子们暑期返校上兴趣班。在三年级伏羲班的教室里,30多名孩子正在背诵《论语》,他们的课桌上摆着《声律启蒙》、《弟子规》、《世界历史》等书,墙壁上则是学生们的书法作品。据这里的老师袁明霞介绍,2010年,为了让素质教育更好地走进农村学校,常安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倡议设立了伏羲国学班。伏羲班主要培养孩子们在武术、国学经典和葫芦丝演奏等方面的才能,今天背诵《论语》的就是2010年第一批入学的伏羲班的学生。经过3年的培养,这些孩子们已经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练起武术也是动作到位、精气神俱佳。孩子们还现场演奏了葫芦丝《荷塘月色》,再次让我们刮目相看。

  “孝顺父母,待人礼貌。”这是一位家长对伏羲班孩子们的评价。据介绍,伏羲班的学生每天早上练武术强健体魄,练书法培养性格定力,诵读经典以养成良好品德。这些孩子见到老师,都会毕恭毕敬地鞠躬九十度,大声地说:“老师好!”面对陌生人也落落大方,现场挥毫写字从不手软。我们采访时,9岁的魏蕊蕊写下小篆:忠孝仁爱。而另一个孩子现场写下了4个一米见方的大字:孝悌谨信。

  “我最喜欢颜真卿的字。”魏蕊蕊说。她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去书法室练习,这里有许多免费字帖可供临摹,还有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的老师随时指导。除了书法室,西巩驿镇中心小学还拥有配备了钢琴、腰鼓和小号的少先队活动室以及藏书1万多册、能上网的图书室。这里的墙壁也成了校园文化展示的百花园,不仅贴着孩子们的照片,还有他们的钢笔字、毛笔字和绘画作品,以及针对一至六年级分别推荐的阅读书单。西巩驿镇中心小学的一切硬件设备,都来源于社会力量的资助。

  “这些孩子虽然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背诵的一些经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一定会从中受益。”定西伏羲国学班的发起人常贵说。据他透露,目前甘肃已经有了14个这样的国学班。2011年,甘肃天水伏羲班的9岁同学张雅晶的书法还受到了朱镕基的表扬。朱镕基说,你们的书法很有水平,希望你们发愤努力,全面发展,为祖国争光。

  目前,伏羲班仅在一至三年级单独设立,而四年级之后,学生们将和普通班级并轨上课,以应对“小升初”。袁明霞说,孩子们学习书法、武术和葫芦丝等项目不会受到课业并轨的影响。

  在西巩驿中心小学,国学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伏羲国学班的设立让人们看到了素质教育在贫困地区的实践,也看到了书法等传统文化在小学推广的成果和希望。尽管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对伏羲班的教育模式相当认可,但是面对升学和考试,伏羲班的办班难处显而易见。常贵说,将有一些志愿者加入到伏羲班的教师队伍中来,甚至有外国留学生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英语水平。常贵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弥补城市和农村教育的鸿沟。”

  孩子们在表演武术时,喊起了梁启超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孩子们稚嫩却又底气十足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

  “你是从哪儿来的?”采访时,8岁的伏羲班学生枣君问记者。记者说北京,她说:“我可想去北京!”这句话令人感慨。西巩驿镇距离北京数千公里,距离兰州100多公里,距离定西也有近20公里的山路。这些大山深处的国学班的孩子们,在读万卷书的同时,渴望有机会走出大山“行万里路”,更真切深刻地感受这个时代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