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驻北京记者 李 雪 实习记者 刘建强
“亲,如果你的经营涉及到演出、放映、图书音像、境外卫星接收、互联网文化等项目,不要忘记办理许可证哦!上述经营可是需要前置审批许可的哦……”这封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致区内文化产业经营者的公开信,对在南锣鼓巷开音像店的老杨来说几乎成了老朋友的定期“问候”。
“起初不知道开音像店还要经过文化部门审查,现在很高兴有人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打击盗版,对经营正版的店家帮助很大。”东城区文化执法人员透露,连续多年,在这条国内外知名的巷子里从未出现过盗版等问题。负责南锣鼓巷文化监管的交道口街道工作人员说:“来这儿玩的游客大多是奔着它的文化来的,我们决不能砸了这块金字招牌。”
在北京文化执法队里,东城区文化执法队算是佼佼者。今年国庆,全国“扫黄打非”办组织人员在北京城区重要节点及繁华路段暗访,东城区是暗访中唯一未发现有贩卖非法出版物的城区。在这个分布有20多个国家部委、100多个厅局级单位及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的辖区,诸多全国重大政治活动和庆祝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不仅如此,区内还分布着62家歌舞娱乐场所、330家经营出版单位、167家文保单位及大小不等的电子游戏厅、美术馆、印刷企业。
“坚决不允许出现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坚决打击淫秽色情出版物,坚决保护知识产权,这是我们的三条底线。”东城区文委文化执法队副队长庄建兴说。
除了公开信,定期开展的法律法规培训也是东城区开展执法宣传教育的手段之一。不久前,执法队刚刚把辖区内文化经营场所的负责人集中到一起学习,为了提高实效,执法队把法院法官请到培训班讲课,枯燥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通过案例讲解变得真实生动。老杨说,类似培训他参加过好多次,“法律法规懂得多了,什么书能卖、什么书不能卖,心里也有条线,懂的越多越能保护我们的利益。”
如何让成长在不同法制环境下的老外遵守我国文化执法的规定?东城区文化执法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双语法规宣传的经验。东城区文化执法队队长杨勇举例,广电行政执法的主要对象为涉外公寓、写字楼和宾馆饭店等外籍人员聚集区,在查处违法行为、宣传法律法规中,由于语言不通,易造成对执法行为的误解和对法律法规的误读。为此,东城区执法队根据卫星接收单位的实际需要,先将法律法规在物业人员中进行普及,发挥他们外语沟通优势,做好执法检查和纠正违规的解释说明。执法队还针对不同单位的需求,印制了法律法规的英文版进行宣传。
“我们的初衷不是发现问题去打,而是通过动态监督、事前约谈,把关口前移,把违规消灭在萌芽状态。”杨勇表示。执法队还建立了辖区文化娱乐场所飞信监管系统和网吧QQ管理群,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一旦有企业违规,执法队就会在平台上进行通报,督促企业树立良好信誉。
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负责人梁祖国说,随着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和群众生活需求提升,文化执法面临文化产业形态多样增加了监管难度、传统管理机制滞后、街头兜售经营高发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东城区探索出了综合管理的理念。2010年,东城区在17个街道和王府井、北京站、前门大街三个地区成立了街道地区综合执法组,根据文化市场监督员的巡查举报,定点突击、联合执法,随时打击非法游商,形成了综合管理、多部门执法、常态性主动管理的执法机制。如今,东城区的“扫黄打非”成员单位在工商、公安、文化、城管等常规部门的基础上,将消防、交通、旅游、街道办事处等全区各部门几乎都囊括在内,被杨勇戏称“只要企业违法,多部门联合执法下,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活跃在辖区内的36名文化市场监督员,则充当了执法队员的助手,时刻紧盯所在社区、街道的文化市场,一旦遇有异常,第一时间上报执法组和区执法队。东直门街道综合执法组办公室主任付永胜说:“综合执法组成立后,执法力度明显增大,反应速度也快了许多。多部门联合行动,有效解决了执法条块分割脱节、部门推诿扯皮、日常监管缺位等问题,提高了执法效率。”
上一篇: 北京东城:文化执法有高招 |
下一篇: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召开全国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交叉检查情况交流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