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有效对接
——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活动综述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奋斗目标,强调“要促进文化与旅游、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在这种背景下,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活动于2月25日上午在内蒙古饭店拉开帷幕。
活动内容包括文化与旅游融合经验交流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对接会及签约以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产品展览暨大赛。9位嘉宾在论坛作主旨发言或经验交流、34个签约项目举行签约仪式、181家文化企业参加文化产品展览暨大赛。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出席经验交流会并讲话。她在阐述深刻认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时说,一是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文化和旅游共同的特点,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二是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三是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也是实现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双双进入发展转型期,必须自觉把文化和旅游发展统筹起来,积极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互动、协同提升,创造发展新优势。
就科学把握文化旅游的辩证关系和发展规律时,乌兰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拓展的有效载体,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是旅游潜力、旅游品质和保持旅游具有长久吸引力、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内蒙古拥有丰厚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金字招牌”。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必须以草原文化为旗帜,通过推进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深度融合渗透到旅游之中,进而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就如何破解文化与旅游衔接不紧、融合不深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周纯杰在经验交流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认为,一是建设人文历史景观,彰显旅游的文化底蕴。依托厚重的文化遗址,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让这些沉寂的文物遗存“活”起来,既传承历史文脉,又成为旅游的文化亮点。二是创作民族演艺精品,提高旅游的文化品质。要把艺术创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抓规划、抓剧本、抓激励,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塑造内蒙古自治区“歌海舞乡”的新形象。三是开发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丰富民族特色旅游商品体系。四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夯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培育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是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投融资、建设重点、人才等方面细化内容、简化程序,将免税、土地优惠、市场准入等各项政策一一落实到位,为企业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五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更好地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会上,还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草拟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征得各地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后,争取尽早出台实施。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印象·刘三姐》运营人王康宏、内蒙古博物院院长塔拉、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马健、满洲里市副市长高闻何等先后在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平主持经验交流会并作总结。王建平说,乌兰部长的讲话和周纯杰厅长的主旨发言,深入分析了当前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促进文化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具有指导意义。其他专家学者提出的观点和介绍的经验,都值得借鉴和参考。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成果压枝头
2月25日下午,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活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展览馆举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孙若风专程到活动现场进行指导。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许宏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周纯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昀祥以及有关厅局、各盟市、项目代表、文化企业代表参加签约仪式,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平主持。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狠抓项目储备、论证和建设,本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活动共组织了65个项目的对接洽谈。截至目前,经过有关方面的反复协商,已经成功对接3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66.67亿元。这些项目涉及驻场演出、工艺品创意制作生产、旅游项目开发、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这些签约项目的转化落地,对提升内蒙古文化旅游整体水平、延伸产业链、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签约的单位和项目有:呼和浩特市政府与西部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达成的内蒙古国际文化产业新城项目,包头达茂旗人民政府与包头市通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的蒙元敖伦苏木遗址文化产业园项目,赤峰市阿斯哈图旅行社与赤峰市达丽雅民族歌舞演艺公司达成的主题晚会《敖包相会》项目,乌海金沙湾旅游公司与乌海金奥牛皮艺术研究所达成的金沙湾耐久性沙雕项目,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文体广电局与内蒙古同源国际旅行社达成的额尔古纳市《界河大舞台》驻场演出项目,兴安盟阿尔山市人民政府与阿尔山市天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的大型舞台剧《梦幻阿尔山》驻场演出项目,锡林浩特市政府与锡林浩特润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的“中国马都”核心区二期工程项目,乌兰察布察右后旗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与北京国华艺术交流中心达成的民族工艺品生产加工项目,鄂尔多斯东胜天风动漫影视有限公司与鄂尔多斯恩格贝生态示范管理委员会达成的大型系列动画片《大角牛》项目,巴彦淖尔五原县人民政府与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的五原农耕文化博览园项目,阿拉善盟秘境文化传播公司与西安泽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达成的《阿拉善石琴音乐会》合作演出项目,二连浩特市政府与二连浩特欧亚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达成的奇石文化产业园项目,呼和浩特清水河县政府与老牛湾山峡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达成的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建设项目,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与满洲里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达成的杂技剧《情动满洲里》驻场演出项目,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与巴彦淖尔市民族艺术学校青年艺术团达成的大型岩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在中国岩画展示园区(文化产业园)驻场演出项目,乌兰察布海鼎传媒有限公司与内蒙古江格尔文化传媒公司达成的104集动画电视剧《江格尔》项目。
草原文化产品亮相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品展
2月25日下午,作为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活动的一项内容,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品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幕,181个企业、单位及个人的3000多件文化产品精彩亮相。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出席开幕式。
在展览现场,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等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赤峰市雕塑艺术协会会长王海民说:“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产生了一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化产品。文化和旅游将融合发展,让我们看到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品展上可以看到,内蒙古各地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坚持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经形成了以文艺演出、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娱乐、工艺美术、动漫等为主体,各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和突破点之一,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立足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大力开发特色民族文化精品,在促进文化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据了解,本次系列主题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对推动全区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产业的转化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班丽丽、刘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