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福建
福建
活态传承·重在落实——2012年福建省“文化遗产日”拉开序幕
发布时间:2012-06-13 09:46 来源:福建省文化厅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福建省文化厅 2012-06-13

    6月9日上午,2012 福建“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朱、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卢鸿筠等出席启动仪式,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主持了启动仪式。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朱、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等领导兴致勃勃得观看“石狮非遗展览周”系列活动。

福建省、厅领导为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授牌

福建省、厅领导为“非遗进社区进校园”合作单位授牌

    今年的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6月9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的福建省第七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州市三坊七巷的光禄吟台公园举行,全省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拉开序幕。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朱、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卢鸿筠等出席启动仪式,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主持了启动仪式。 
    福建有着灿烂的文明积淀和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福建的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有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四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3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还在福建省率先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政府先后公布了四批36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在莆田市建立了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文化遗产日是一个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主题活动日,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物局精心安排了“2012年福建杂剧和南戏学术研讨会”、非遗进百个社区百所学校主题活动、全省民间舞龙舞狮展演、“闽南红砖建筑暨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维修工程启动仪式”、“非遗进三坊七巷·石狮非遗展览周”,以及《守望家园——福建涉台文物保护成果展》、“福建非遗摄影艺术展”、南音交流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全省各地也围绕文化遗产的普及宣传,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增进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与方法,构建以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此次授牌的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有74项。目前省级非遗项目已达362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1人,国家级非遗项目113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8人,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和县四级非遗名录。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非遗进百个社区百所校园主题活动”围绕“活态传承,重在落实”的主题,在全省范围内推进非遗保护单位与社区、学校开展合作共建,通过合作共建,提高社区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非遗保护意识,拓展文化视野,认知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还将举办“非遗进三坊七巷·石狮非遗展览周”活动,石狮市人民政府将在三坊七巷举办“闽台狮文化专题展”、石狮灯谜竞猜活动暨石狮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展、戏剧曲艺展演、石狮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暨闽台对渡文化摄影作品展等系列活动。这是在三坊七巷首次引入地方非遗项目的系统展演展示展览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立足福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依托文化内涵深厚、人文与自然生态和谐的三坊七巷,对进一步促进社会各界认识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产生积极作用。启动仪式结束后,“2012年福建杂剧和南戏学术研讨会”、非遗进百个社区百所学校主题活动、全省民间舞龙舞狮展演和非遗进三坊七巷·石狮非遗展览周等活动项目相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