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为进一步突显福州在大陆对台文化合作交流中的前沿地位和“五缘”优势,扩大海峡两岸交流力度,促进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发展,福州市积极先行先试,发挥优势,于2008年组织、策划和培育了海峡两岸合唱节这一独具特色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经过海峡两岸相关单位和部门4年多来的联手打造,海峡两岸合唱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已成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一个闪亮品牌,成为国台办批准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海峡两岸重要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是福建省、福州市对台宣传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一、加强策划、共同推动
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在海峡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在“海西”建设发展和对台交流全局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充分发挥“五缘”优势,福州市在榕台文化交流合作方面积极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以举办海峡两岸合唱节的形式,作为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一个平台和渠道,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交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峡两岸合唱节的发起得益于福州市具有良好的群众合唱基础。合唱是音乐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群体性的艺术特征使合唱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天地,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合唱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群体意志的一项音乐活动。福州市是全国合唱基础较好的城市之一,以群众合唱形式为主的“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成为榕城夜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目前,福州市有规模和影响的“激情广场”活动阵地达30多个,参与人数超过20多万人次,成为广大市民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文化平台。福州温泉公园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温泉公园激情广场荣获“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荣誉奖。2007年9月,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四进社区”激情广场特别节目演出第一站就选在福州。而在海峡东岸台湾亦有良好的大众合唱基础,活跃着许多合唱团队和大量的辅导班。2008年1月,在福州市委、市政府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以及台湾著名音乐人郭孟雍的共同倡导下,经中国音乐家协会、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研究策划,决定举办“海峡两岸首届合唱节”,旨在全面展示两岸三地合唱事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合唱团队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推动合唱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热烈、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打造精品、提升品牌
合唱节是两岸人民用歌声把亲情、感情连接起来,用和谐之声通过大众化文化形式开展的两岸艺术交流的盛会。合唱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集比赛、观摩、交流、联谊、拜会活动于一体,主题积极,场面恢弘,形式新颖,构思独特,有力展现了海峡两岸灿烂的艺术之花,尤其是超越两岸合唱节本身,形成以海峡两岸合唱节为载体的交流的盛会,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做到以歌为媒、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联谊,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深深情谊,促进榕台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增进两岸同根、同族、同源的血脉亲情,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为保持合唱节的旺盛生命力,合唱节积极创新和发展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合唱节的层次,真正使合唱节活动体现时代特征、海峡特色、民族特点,体现新构思、新形式、新展示,体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展现海峡两岸灿烂的合唱艺术之花。为体现两岸共同主办,合唱节采取榕台两地轮流举办的形式,第二届、第四届合唱节分别在台湾台中和新竹市举行。
——2008年10月,“放歌海西”中国福州首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福州成功举办,两岸23支优秀合唱团参加比赛。其中大陆合唱团队18支(含福州地区3支、福建省直单位及其他设区市5支),台湾合唱团队4支,香港合唱团队1支,参赛人数达1000人。在首届海峡两岸合唱节闭幕式颁奖仪式上,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福州“中国音协合唱基地”牌匾,这是中国音协首次授予一个城市“合唱基地”。
——2009年11月,“相约台中”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首次入岛在台中顺利举行。两岸四地18去团队参加,其中大陆8支,台湾地区8支,香港、澳门地区各1支团队,参赛和参演的合唱演艺人员约1000人。
——2010年6月,第三届海峡两岸合唱节被列入国台办和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海峡论坛”子项目。海峡两岸20支优秀合唱团队约1150人参加,其中大陆15支、台湾地区5支,参赛人数超过1000人。
——2011年4月,“为了艺术,为了爱”第四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台湾新竹市举行。本次合唱节共汇聚了海峡两岸18支优秀合唱队伍及4支童声展演队伍共1100多人参加。
——2012年6月,“和谐之声” 第五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福州举行。海峡两岸28支合唱团队参加了合唱节,其中台湾队伍10支,总参赛人数逾1500人,是近年来海峡两岸规模最大、专业水准最高的合唱比赛展演活动,代表了海峡两岸合唱艺术的发展水平,堪称全国合唱艺术水准的大检阅海峡两岸合唱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参与面广。“海峡两岸合唱节”在海峡两岸迄今共举办5届,是近年来起点较高、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人数最多的两岸合唱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共有包括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国际、国内合唱比赛大奖以及来自台湾、香港约90支优秀合唱队参加文化交流,共有5600人(次)参加赛事活动,其中包括来自北京、广东、河南、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山东、吉林,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宁德、三明等,以及台湾台北、台中、屏东、基隆、花莲、金门、高雄、新竹等地区的参赛团队,参与的民族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壮族、苗族、彝族及台湾高山族等,合唱团队有大专院校学生、老师、知青、老中青以及少年儿童,还包括机关干部、警官、移动全球通用户、企业单位等,参赛曲目多以民族特色曲目为主,还有闽南语、客家话歌曲,使合唱节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合唱。
二是专业性强。合唱活动是海峡两岸以音乐为载体的最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是海峡两岸专业性最强的合唱比赛展演活动,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大合唱和以合唱节为载体的民间交流盛会。所有参赛团队由中国音协统一部署,经过大区域选拔产生,代表所在区域最好合唱水平。作为两岸合唱艺术交流盛会,海峡两岸合唱节不仅集中了两岸优秀合唱团队,组委会也邀请了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著名合唱艺术家担任评委。为提高合唱艺术,各参赛代表团多次邀请两岸著名合唱家进行指导、交流,而且云集两岸众多重量级音乐界人士,包括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指挥家、歌唱家。
三是反响热烈。用合唱的平台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种好模式。中国音协徐沛东书记和福建省副省长陈桦都高度评价海峡两岸合唱节。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李唯一也高度肯定海峡两岸合唱节活动,认为“这是个好项目,通过大众化文艺形式开展两岸交流是一个开创”。“是爱把希望打开,让我们真情相待。将我的真心放在你手中,手牵着手永不分开……”在第二届合唱节闭幕式晚会上,当台北艺术家合唱团总监郭孟雍专门为合唱节创作的主题歌《是爱,把希望打开》音乐响起时,台上台下一片沸腾。台中县县长黄仲生说,“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相约台中,是台中县的一场文化盛事,透过合唱节的文化交流,不仅为台中县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往下扎根、向上提升的管道与机会;同时,更提供了两岸艺术文化交流的期许与愿景。”台中县文化局局长陈志声在序言中说,“两岸以歌会友,透过合唱团美妙的歌声会唱,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与友谊……见证两岸艺术文化的和谐交流,共同谱出合唱音乐动人的乐意!”金门县合唱团指挥李永舜先生说:用共同的语言唱出我们的友谊,歌声融汇,我们心手相连,音乐交流使我们相知相惜,我们之间没有距离。参加合唱节的专家评委普遍认为,两岸的合唱团队水平提高很快,合唱节越办越有特色。中国音协合唱联盟主席徐锡宜说,两岸合唱节一届办得比一届好,把两岸的同胞情在歌声中展现了出来。台湾蔡永文评委说:“合唱节推动了台湾的合唱。在合唱节的带动下,台湾的合唱正在回暖。”
四是亲情交流。历届合唱节体现了两岸的的亲情互动,在台湾新竹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合唱节更是把这一主题推到高潮。新竹是台湾本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新竹和福州之间的距离是68海里,是台湾与大陆之间最近的距离。合唱节在这一点上巧做文章,在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线贝壳公园举办两岸童声合唱交流暨露天欢歌联谊,开展自行车环海岸线、品尝台湾特色小吃和露天合唱联欢等活动,谱写“情系海岸线”“两岸一家亲”乐章。露天合唱联欢活动开始时下起了雨,但所有参演团队忘情演出,现场观众无人退场。来自大陆的福州小茉莉合唱团、厦门深海蓝合唱团和来自台湾的新竹县立五峰国中合唱团、新竹市立儿童合唱团轮番登场,以天籁之音表达着梦想和热爱。他们还通过结对子、互赠礼物和拉歌等形式,介绍了各自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增加了彼此的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4个儿童合唱团的小朋友手拉手向对方介绍自己,并一起高唱《阿里山之歌》,人们仿佛看到,共同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三、精心组织,扩大宣传
海峡两岸合唱节是福州市对台宣传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做好活动的宣传对于树立福州的良好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活动的宣传报道中,精心组织,加强报道选题的策划,组织邀请中央和省属媒体以及香港、台湾驻闽媒体报道在榕举办的合唱节的宣传报道,积极邀请台湾媒体以及驻台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人民网、福建日报、东南卫视、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等中央和省属驻台媒体记者,全程参与在台湾举办的合唱节的宣传报道,同时协调东南网、中国网、福州英文网、中国台湾网、台海网以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及时刊发合唱节相关报道,并利用该市在马来西亚《联合报》、美国《侨报》、印尼《国际日报》、英国《英中时报》上开辟的福州专版以及市各侨刊乡讯落地海外的传播功能加大对海外落地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宣传报道中,重视做好活动举办前的预热宣传、举办期间的活动宣传、活动结束后的综述报道。着力宣传两岸民众以歌为媒的文化交流成果,全面报道合唱节在台举办的盛况,充分展示海峡两岸参赛队伍的合唱风采,不断提升海峡两岸合唱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两岸合唱艺术的繁荣发展,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
正如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沛东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开幕式致辞发言中说的,中国音协与福州共同打造中国音协合唱培训基地,成为助推合唱艺术发展的“孵化器”,已成功举办4届的海峡两岸合唱节使福州成为全国合唱事业发展版图中的一方重镇。
合唱是最美的语言,为我们传递血脉亲情,交融人文情怀,这是其他的交流方式不可替代的。海峡两岸合唱节是两岸人民用歌声把亲情、感情连接起来,用和谐之声通过大众化文化形式开展的两岸艺术交流的盛会。它以歌为媒、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联谊,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深深情谊,增进两岸同根、同族、同源的血脉亲情,对推动文化强省起到积极作用。(来源:福州市文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