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福建
福建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全力推进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文化提升行动
发布时间:2014-04-11 09:28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4-11

  2014年,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紧密围绕建设美丽厦门和跨岛发展等中心任务,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文化提升行动计划为指导纲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八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切实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等会议及文件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分专题进行全面系统学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继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精心组织好节庆等重要时段的宣传报道,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等主题宣传,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市属媒体加强弘扬主流价值的节目栏目品牌建设,做好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强化文化传播阵地、内容监管,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和打击新闻敲诈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净化声频、荧屏和版面,营造绿色阅读视听环境,不断提高主流媒体宣传质量,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二、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机制创新,抓好示范创建工作。做好美丽厦门文化提升行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继续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机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合推动国有文化资源整合及报业和广电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活动,组织开展“著作权保护宣传月”等版权保护宣传活动,配合完成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指导开展著作权自愿登记,组织开展“剑网行动”,做好迎接国家版权局对厦门市考核验收工作。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创建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工作,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数字文化内容的开发与服务,探索建设国家级移动消费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两岸文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三、完善设施建设,深化惠民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配合做好集美新城图书馆前期筹备及投用工作。完善无线广播覆盖网络,推动完成万石钟鼓隧道、梧村隧道的无线广播覆盖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电影院布局,推进市属电影院现代化改造工作。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网络,推动市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实现数字专网连接。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贴近”工作,做好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新篇章主题展。深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与公共服务工作。持续办好“美丽厦门 温馨广场”等公益惠民演出活动。深入开展送文化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完成年度农村电影6420场和“温馨家园”1000场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实现农村电影放映设备更新换代。实现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9.8%。指导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项目建设。

  四、打造艺术精品,培育文化品牌,扩大厦门文化影响力。精心组织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高甲戏《阿搭嫂》参评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做好组织参加2014年福建省第八届武夷奖青年演员比赛、2015年第六届福建省艺术节暨全省第26届戏剧汇演、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和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准备工作,力争有剧目参评。筹备办好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第十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重大文化展会活动,持续培育“一区一节”、“一镇一节”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村村有特色、镇镇有品牌”的文化项目创建活动。大力扶持基层文艺团队,继续办好文艺院团低票价惠民演出、元宵灯会文艺演出活动等,打造群众主题系列活动品牌。办好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大赛、莲花褒歌比赛、南音唱腔比赛、全国美展漆画展、厦门工笔画双年展等活动,打造一批优秀群文作品及活动品牌。

  五、加强招商引资,强化引导扶持,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厦门经济特区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立法进程,推动出台文化产业系列政策和文化与科技融合、影视、手机动漫等专项优惠政策,重点协调强化财政支持和文化产业用地支持。争取制定出台厦门市文化产业重点发展目录及相关专项产业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重点推动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业、影视业、古玩与艺术品业、创意设计(时尚)业及演艺业的发展。发展重点园区,加快推进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区核心二期的改造建设和招商工作。推进特色项目,持续推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二期、灵玲国际马戏城、厦门国际艺术品金融交易中心、闽南古镇、嘉禾良库等在建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推动中国工艺集团南方总部基地、海峡收藏品交易中心、华夏神游、曾厝垵国际艺术村、沙坡尾海洋创意港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大招商引资,争取引进台湾太极影音、广州方所等一批知名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支持办好市工业设计中心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厦门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湖里老工业文创园公共服务平台、海西时尚产业中心的建设,积极推动国家海峡版权交易中心组建工作。积极向上级争取厦门市文化产业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或项目资金扶持。继续做好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推动建立文化产业统计分析机制,做好企业年检等服务企业工作。

  六、完善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促进市场健康繁荣。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认真研究和分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文化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监管办法。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监管监控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监管能力。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强化版权保护。组织开展以校园周边为重点区域、以重大节日和活动为重点时期的文化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规范网吧行业经营秩序。继续开展娱乐场所整治活动,推动娱乐市场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进一步规范演出审批和营业性演出市场的经营秩序,积极推动网络文化经营、歌舞娱乐、演出、艺术品等文化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七、抓好保护利用,推进持续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继续推进鼓浪屿、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遗工作,完成一批鼓浪屿申遗要素保护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文物维修工程,联合金门县召开两岸红砖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研讨会。启动闽南红砖建筑、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以及陈嘉庚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陈化成故居产权置换工作。完成第六批市级文保单位和第三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推进鼓浪屿阚青别墅、三一堂及盘石炮台等一批重点文物维修工程。进一步推进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一批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认定工作。配合中国博物馆协会做好2014年第六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各项筹办工作。推动落实《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第二阶段建设方案》,推动《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进入立法程序,推动落实闽南文化博物馆的选址建设工作。开展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八、搭建交流平台,深化交流合作,提升文化交流水平。做大做强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等对台文化交流品牌。加强文化入岛交流合作,持续组织“乡音之旅”厦门地方文艺团体入岛巡回交流演出。不断拓展领域,推动两岸在艺术演出、教育、研究、培训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作为产业基地和合作平台,吸引台湾及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入驻,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对接。围绕加强国际友城文化交流,重点拓展、深化与东南亚等闽南人侨居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来源: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