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厦门舞台艺术创作频传佳音,在国家级评选和区域性赛事中“双喜临门”,实现厦门市落实舞台艺术创作“十三五”规划“开门红”。
一、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创排的高甲戏《大稻埕》正式入选《201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
2016年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文化部在“十三五”期间着重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紧扣“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及年度重点选题,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形成策划一批、创作一批、演出一批的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机制,力争到2020年在全国推出一批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体现时代文化成就、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舞台艺术精品。
5月4日,文化部公示“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评审结果”,全国有25个剧目入围《201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其中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创排的高甲戏《大稻埕》成为福建省唯一上榜剧目。
下一步,文化部还将向社会公开发布《201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择优邀请部分入选剧目参加年度优秀国家舞台艺术作品汇报演出和巡演,加大对入选剧目的评论和宣传推广力度,有效扩大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的社会影响。
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创排的高甲戏《大稻埕》系抗日题材,由两岸名家携手打造,两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知名剧作家曾学文编剧,“台湾文艺奖”获得者、著名导演李小平执导,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担纲演出。《大稻埕》于2015年9月首次公演,2015年11月参加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6届全省戏剧汇演,荣获优秀剧目奖(一等奖),单项奖音乐设计一等奖、舞美设计一等奖,林良禹、吴伯祥获优秀演员奖,李莉获演员二等奖,台湾导演李小平获荣誉奖。
二、厦门艺术学校编创的群舞《厝里艺人》在第七届华东专业舞蹈展演中获表演一等奖
华东专业舞蹈展演是华东地区两年一度的舞蹈艺术盛会,既是华东各区域舞蹈艺术工作者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舞蹈界新人新作“破茧成蝶”的展示舞台。近日举行的第七届华东专业舞蹈展演,华东各省市舞协精心组织了64个舞蹈新作竞相登场,其中由厦门艺术学校选送的群舞《厝里艺人》通过剧烈角逐,脱颖而出,荣获表演一等奖。该校2011级、2012级舞蹈专业的24名学生成为新一届“华东舞蹈之星”。
群舞《厝里艺人》由厦门艺术学校编创。它借助福建闽南地区“提线木偶”的特定肢体语言,融合了闽南“高甲戏”中丑角的“木偶丑”的肢体特点,通过一位老艺人和一群活灵活现的“木偶”间的互动,体现出老艺人倾其一生制作木偶,与偶相知、相伴、相恋的浓浓情感,具有独特而浓郁的闽南地域特色。
近年来,厦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传承和弘扬福建戏曲的若干意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厦门市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发展中心,紧扣时代主题,以繁荣地方舞台艺术创作为己任,坚持深入生活、反映现实,沉下去,接地气,以闽南传统文化为根基,充分挖掘闽台关系特色,努力创造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的舞台艺术作品。仅“十二五”期间,厦门市舞台艺术作品就获得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77个;文艺表演者有2人获“梅花奖”,1人获“牡丹奖”。(来源: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上一篇: 福建省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
下一篇: 2016年“福建艺术扶贫工程舞蹈师资培训班”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