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强省工作
发布时间:2010-07-27 10: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7-27

  中国文化报记者林金华 彭海霞报道:7月16日至17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在广州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省委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建设工作,这在广东还是头一次。

  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和部署,全面总结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工作,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这次全会是新时期广东省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通过分析形势,相互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强省建设的思想认识,明确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定位,确立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路重点,完善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坚定了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心。只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切实做到思想更解放、措施更有力、作风更扎实,建设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一定可以如期实现。

   力争10年左右达到“三强一好”

  会议指出,要把握大势,与时俱进,肩负起建设文化强省的历史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部署,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和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示范区,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广东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三强一好”。一是文化事业强,基本形成全国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二是文化产业强,既有强大的文化生产能力,又有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规模、结构和质量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三是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文化传播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枢纽。四是广东文化形象好,公民文化素养高。初步形成开放、崇文、理性、文明的现代广东文化新气象。

  落实《规划纲要》开创新局面

  会议强调,建设文化强省,必须以《规划纲要》为目标任务,以实施文化强省建设十项工程为重要抓手,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开创广东省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要着力培育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大力提升广东文化形象,坚持主流价值的引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公民文化素质,培育提升广东人文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创造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舞台和氛围;优化整合文化资源,擦亮叫响广东文化品牌。

  二要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大力扶持和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催生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

  三要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文化消费;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培育知名品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四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抓住广东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的有利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实现文化科学发展。

  五要着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加快培养文化新锐。尊重文化劳动和创造,重视关心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优秀作品的奖励资助力度,尤其要关注、培养从事“冷门”艺术的文化人才,创造出培养“大师”的良好环境。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人才文化团队,大力实施“十百千”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不拘一格吸引国内外文化拔尖人才来粤工作创业。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

  六要着力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广东文化辐射力。加强与国外文化部门和传播机构的沟通,率先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结合、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现代传播体系,建立完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协调机制,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制定实施广东文化产品出口的中长期战略,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收购、兼并、合资参股境外文化企业或资产,建立和落实文化出口优惠政策,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深化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区域文化发展整体实力。

   文化工作做不好要被“亮黄牌”

  会议强调,当前广东省关于文化强省建设的大政方针已定,接下来的关键是狠抓落实。要始终坚持抓好当前工作与统筹长远任务相结合,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坚持传承发扬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社会力量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多方共建、协力发展的新格局。突出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抓学习贯彻,强化对文化强省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这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文化强省建设放在与经济强省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切实加强对文化强省建设的组织领导,省里将建立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各市、县(市、区)要参照省里的做法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特别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合力。

  二要抓重点工作,努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汪洋同志在全会主题报告中提出的“六个着力”和《规划纲要》提出的十项工程,一项一项抓落实,力争在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战略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等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要抓政策支持,构建文化强省建设的保障体系。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并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各自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稳步增长。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方式,实行按项目拨款和以奖代拨,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要积极落实税收、土地等扶持政策,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用地规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得到落实。

  四要抓督促检查,确保文化强省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综合督查,省委、省政府将定期对各地各部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省有关部门和各地市要对照时间进度认真抓好落实和检查,每年向省委、省政府书面报告工作情况。突出督查重点,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和部门,要“插红旗”,予以表彰嘉奖;对工作落实得不好的,要“亮黄牌”,予以通报批评。

  五要抓宣传引导,营造文化强省建设的良好氛围。强化舆论宣传,大力宣传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及时总结推广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营造全省上下共同关心支持文化强省建设的社会氛围。强化教育培训,将文化建设的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同时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大力培训文化干部和文化人才。强化文化外宣,充分利用各种对外媒体和外宣平台,弘扬岭南优秀文化,展示广东文化魅力,扩大广东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