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数字阅读走进东莞市民文化生活
发布时间:2010-11-17 09: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11-17

  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图书馆一方面努力完善和深入挖掘传统图书馆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图书馆的阵地服务和场所功能;另一方面,为顺应e时代的发展潮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使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相得益彰。日前,东莞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在原有基础上又推出了4种服务,让数字阅读走进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网上图书馆: 海量资源吸引读者

  随着网络不断延伸到广大市民的身边,网上图书馆日益成为大家如影随形的数字图书馆。网上图书馆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还有图片文献、视频和音频资料。读者除了可以借阅东莞图书馆所拥有的30多万种电子图书,还可以浏览150多万种电子图书,并可以检索、阅读和下载2300多万篇论文,在线观看4500多集视频文献,欣赏50多万首古典音乐、50多万张艺术图片等。网上图书馆不仅资源丰富,极富特色,而且还建成了多个特色专题数据库,如少儿绘本数据库、动漫数据库等。读者如要登录和访问网上图书馆,只要上东莞数字图书馆一站式登录平台即可,它具有“单点登录,资源易读”的使用便利,还实现了“一键检索,书报刊全呈现”的目的。

  e读卡: 随身携带的迷你图书馆

  为了充分满足e时代读者阅读学习和信息需求,东莞图书馆积极思考复合图书馆时代新的读者服务策略,以“方便、易用”为主导,于2010年10月推出了最新数字阅读产品:e读卡。e读卡整合了传统图书馆图书借阅功能和网上图书馆数字阅读功能,既可以单独使用,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阅读和欣赏卡上的500种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和音乐等;也可以作为一种读者借书卡,与东莞数字图书馆链接,阅读网上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e读卡包括e书房、e在线、e搜索、e助手等功能,使读者体验到“一卡在手,图书馆随e行”的阅读便捷以及“图书借阅一卡通、数字资源随e读”的阅读享受,打造出了一张真正意义上的e时代复合图书馆读者卡。

  手机图书馆: 用阅读时尚赢得读者

  为满足广大市民读者通过手机阅读图书馆资源的新需求,2009年4月,东莞图书馆开通了手机图书馆,将热门的图书、精选的期刊文章、最新的报纸推送给读者。同时,还不断加强手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及时进行服务整合,满足读者日益变化的新需求。读者通过手机上网、读者证号登录,不仅可阅读到丰富的图书、报刊资源,还能了解到最新的讲座信息、浏览每日一书的推荐、查询图书馆馆藏、续借图书、进行留言等。

  公共电子阅览室: 网络文化权益的基本保障

  “十二五”期间,文化部拟在全国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网络文化权益为目标,依托现有图书馆服务网络和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进一步推进免费开放,丰富数字资源,建设文明、健康、安全、便利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体系。东莞市已被确定为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的试点城市之一。为了有计划地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东莞市已初步选择在虎门、常平、莞城、塘厦、麻涌5个镇率先进行试点。

  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个平台,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将以健康的互联网信息和益智游戏、电子书刊、共享工程资源、影视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等为主要服务内容,并以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经过不断完善,公共电子阅览室将成为集互联网查询、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通讯、休闲娱乐、培训等为一体的公益性上网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