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五月,和广州艺术相会
发布时间:2011-04-28 09: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4-28
  绚烂的五月,是舞台演出的好时节。5月11日,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将携话剧《春雪润之》登陆长沙湖南大剧院,为2011“文化广州中国行——广州市优秀剧目全国展演”揭开大幕。精品音乐会《东方天籁》、芭蕾舞剧《仙女》、人偶剧《八层半》、话剧《春雪润之》……广州市文广新局近期公布的这份展演节目单让无数艺术爱好者翘首以待。

  打造广州“流动的文化名片”

  对于广州来说,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第16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均在这里成功举办。借办节、办会的契机,为打响广州演艺品牌、打造后亚运时代广州“流动的文化名片”,广州市委、市政府将“文化广州中国行——广州市优秀剧目全国展演”列入重要工作事项。本次展演名作、名家、新秀云集,将赴全国29个大中城市演出近百场,且全部实行商演。

  此次展演的节目充满浓郁的岭南风格和广东特色,曾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的大型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颇受观众喜爱的粤剧《花月影》、《搜书院》,舞剧《岭南行走》等都在展演之列。广州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徐彬说,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文艺院团要有展现地域特色、打造文化品牌的自觉。

  改革催生大批文化精品

  2008年,广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方针和思路,先后核销了广州杂技团、广东省木偶剧团、广州歌舞团、广州红豆粤剧团、广州粤剧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话剧团、广州芭蕾舞团8家院团的事业编制,注销其事业法人身份,并剥离原属事业单位的优质资产组建公司,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在面向市场中谋发展,在服务群众中求效益,开创了精品剧目、演出场次、演员收入均不断增加的良好局面,艺术创作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广州多位艺术院团负责人表示,改制前,院团的剧目创作基本是为了评奖,演出几场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现在的七院八团,每个团都有一台甚至几台既可以获奖又可以卖得出去票、受观众欢迎的优秀剧目。2010年,广州市七院八团的演出收入、演出场次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九艺节”广州各院团新创作剧目20多台,其中4台剧目得以参演并获得骄人成绩:舞剧《风雪夜归人》获文华大奖,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和人偶剧《八层半》获文华大奖特别奖,话剧《春雪润之》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另外还获得12个群星奖。

  徐彬说,此次全国展演活动也是为了检验院团改革成果。“首先,展演使院团有了展示自身改革成果的机会。其次,因为这次展演全部为商演,所以各院团必须发挥自身积极性独立开展市场宣传和营销,要让他们通过市场实践和运作,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政府扶持院团闯市场

  为扶持改革后的院团,此次展演确立了“政府推动,院团实施,社会参与,实现双赢”的原则,即: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财政补贴场租费和宣传费,外加绩效奖励。鼓励院团采用多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全力以赴进行市场推广,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此次展演的日程中,进京演出的3台剧目确定为广州红豆粤剧团的大型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广东音乐曲艺团的精品音乐会《东方天籁》、广州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仙女》,分别于5月、8月、9月在梅兰芳大剧院和国家大剧院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