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东流动图书馆工程及其延伸服务”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11-06-02 10: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6-02
  受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委托,广东省文化厅日前主持召开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广东流动图书馆工程及其延伸服务”验收会。由国家图书馆原副馆长、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长谭祥金担任主任委员的验收委员会在听取项目组结题汇报,并经认真审议后,给予项目高度肯定和评价,同意通过验收。

  “广东流动图书馆工程及其延伸服务”项目于2003年11月启动,2008年6月被列为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龙头,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县级图书馆为硬件依托,旨在整合广东全省资源形成图书物流、信息虚拟物流的动态流动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之间长期的实质性的文献资源共享协作。

  实施期间,该项目引入Interlib集成管理系统,经改良后在广东全省分馆免费推广使用,从而改变了欠发达地区图书馆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总分馆制打破了图书馆相互分离的局面,将区域内图书馆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达到了资源共建共享、合理配置和图书馆之间互相合作的目的。成员馆完成注册,得到授权成为加盟馆之后,通过网络使用该系统,可查询全省各分馆的书目数据和馆藏信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统一检索;读者也可享受普通咨询、文献咨询以及实时咨询等服务。此外,项目建立了实时业务上报中心,通过实时的资源服务统计网站,统计汇总各成员馆的服务数据,即时生成服务效益报告完整材料;建立了远程业务辅导和管理网络,使省馆与各成员馆之间能以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实时沟通,经济、高效地完成对成员馆疑难问题的解答。

  截至2010年底,该项目已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设立分馆69个,推动县级分馆设立延伸服务点534个,基本覆盖全省欠发达地区;累计接待读者2569万人次,发放借书证超过10万个。项目服务惠及广东全省,受到民众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

  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创立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崭新模式,突破了现有分级财政体制和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制约,加强了农村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充分保障了民众文化权益,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先进经验。项目建立了公共图书馆人才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服务平台,运行与管理方式先进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