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至2015年,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到2015年基本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珠三角地区有望于明年前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广东全省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多平方米,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广东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总量已处全国前列。
“三馆一站”明年3月底前全部免费开放
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表示,省文化厅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文化惠民摆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各地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取得了实效。例如,东莞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镇、村三级投入资金共70亿元,构建起广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山市已提前完成农村文化室全覆盖工程,市财政将从2011至2015年,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文化名城建设。
与此同时,各地“新地标”重点文化设施项目也常抓不懈。广州市越秀区将投入4亿多元,把五仙观和南粤先贤馆建设成为浓缩广州历史和广府文化的崭新展示平台。深圳福田区计划投资5.4亿元,打造10万平方米(约20个)“安托山博物博览馆群”。投资达1.15亿元的佛山南海区博物馆,将于2012年建成对外开放。
根据广东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目标,今年年底前,全省要基本实现免费开放,有特殊原因的单位最迟在明年3月底之前完成。为保证“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广东省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县、镇两级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免费开放给予奖补。
低收入群体成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对象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环卫工等低收入群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切实推动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解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成为全省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
为了鼓励企业厂矿为员工设置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服务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深圳福田区出台了集体股份公司文化设施基建补贴政策,凡集体股份公司自建公共文化设施的,由区政府补贴49%,这一做法撬动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基础文化设施。
此外,今年广东省文化馆在省文化厅关工委、省公安厅关工委和越秀区关工委的支持下,为40多户困难干警、烈士和牺牲干警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免费办艺术培训班。在该馆的影响和推动下,广州、中山、珠海、云浮、湛江、茂名等地市也先后举办了这类培训班。
上一篇: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即将全面启动 |
下一篇: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