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深圳市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发布时间:2011-11-09 10:36 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2011-11-09

    近年来,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坚持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动加大投入,完善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率先探索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新路子。 
    一抓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十一五”期间,深圳图书馆、大剧院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或完成改造,市群艺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关山月美术馆被文化部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美术馆。目前深圳全市共建成群艺馆和文化馆(站)62个,公共图书馆(室)631个,自助图书馆160台,各级各类文化广场381个,各类博物馆26个。 
    二抓免费开放,着力实现和保障好群众文化权益。2007年3月,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全面免费开放服务,使深圳市的公益文化场馆公共服务正式进入“零门槛”时代。各单位纷纷推出了艺术沙龙、周末剧场、“艺术鉴赏季”等一批重点文化活动,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三抓社团建设,着力壮大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目前全市共有近200多个注册民间文化社团,成员超过10000人,专业人员约2000人。涌现出登上春晚舞台的福永民工街舞团,力夺金钟奖的羊台山青工合唱团骨干成员“部落组合”等知名文艺社团。 
    四抓重点人群,着力扩大群众文化覆盖面。大力实施农民工文化服务工程,创办了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外来青工文化节,我局于2008年作为全国文化系统唯一代表被国务院农工办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每年向全市农民工提供2000-3000场公益电影(今年已超过10000万场)、500场演出、上百场公益讲座和展览。 
    五抓品牌建设,着力提升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培育了深圳读书月、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深圳(罗湖)粤剧节、深圳合唱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广大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六抓文化创新,着力永葆群众文化的活力。坚持形式、内容、传播手段及体制机制创新,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七抓精品创作,着力提高群众文化的品位。一批优秀民间文化社团脱颖而出,创作并排演了一批优秀的文艺精品,在“群星奖”、全国少儿合唱节、全国老年合唱节等大赛中屡获殊荣。